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创富故事

一对大学生夫妻的职业农民梦

2012年,在外学习了先进农业经验后,肖学清毅然和妻子回到曾经养育自己的家乡———泸县兆雅镇,流转50亩土地,创办了家庭农场,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

农民,曾一度被称为“受苦人”,面朝黄土背朝天,弯腰曲背汗满面,这是中国农村几千年来的农民剪影。因此,跳出“农门”,就成了农村父母对孩子最大的期许。

家住四川省泸县兆雅镇石龙村的肖学清挺争气,200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四川农业大学农学系,成了一名大学生。然而,知识丰富了,眼界宽了,本已跳出“农门”的肖学清却又做起了职业农民梦,曾经努力逃离的农村,又成了他追梦的大舞台。于是,2012年,在外学习了先进农业经验后,肖学清毅然和妻子回到曾经养育自己的家乡———泸县兆雅镇,流转50亩土地,创办了家庭农场,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

摸索:家门口发展现代农业

清晨6点,沉寂了一夜的大棚温室里到处飘散着草莓清甜的香气。肖学清和妻子掀开塑料大棚入口,开始查看草莓果园。在肖学清的家庭果园里,20亩冬草莓已经开始泛红,肖学清说,从11月初到元旦,人们都可以来农场采摘草莓。

这个时节,草莓很容易生病,肖学清的妻子刘一梅和其他5个固定工人现在每天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人工一一查找生病的草莓,然后进行及时的补救。“最近的天气不好,经常下雨,空气流通差,草莓很容易生病,而一旦生病就要及时进行补救,不然一颗草莓生病了很容易带动周围的草莓生病。”刘一梅认真地解释。

据肖学清介绍,由于农场采用的是天然的蜜蜂授粉,因此每个大棚里都放置了一个蜂箱。而因为蜜蜂对农药很敏感,而且为了保证草莓的安全可靠性,所以草莓一般不打药,除病虫害基本上是人工操作。“一株一株地查找,叶子坏了的、果子坏了的,果子畸形的,都要摘下来,而且采下来的叶子、草莓不能留在大棚里,必须带出去,不然病毒也会传染。”

肖学清今年29岁,个头不高,戴副眼镜。他和妻子刘一梅是在上大学时相识相爱,两人毕业后在四川成都等地的大型企业积累了先进农业生产管理经验后,就一起回到肖学清的家乡当起了新型职业农民。肖学清说,自己一直对农业技术很感兴趣,因此在高中毕业时,他便选择了农大,希望以后能回归土地,在家门口用专业的生产技术博得一桶金。“粗放的耕作方式会消耗大量人力、体力,完全靠的是吃苦精神,因此田园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往往没什么吸引力,但我从小在田间地头长大,最大的梦想就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家门口做一片现代农业示范地,让大家跟着我一起赚钱。”

徘徊:小小蚯蚓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农业投入大,回收周期慢,而且风险也不小。家庭农场从去年正式开始运营后,肖学清为了增加收入,每年上半年种植白菜、儿菜、黄瓜、茄子、南瓜等蔬菜,下半年则种冬草莓。

第一年种植,因为天气的原因,加之经验不足,肖学清上半年种植的白菜、儿菜等收成并不好,而且也没有价格优势。但为了弥补亏空,到了白菜收获的季节,每天早上三四点,刘一梅便拉着大批量的蔬菜到集市上卖。“最多的时候一天能卖七八百斤白菜,但是挣来的钱还不够当天请工人的工钱。”刘一梅说,本以为品质好的有机蔬菜可以打开市场,但没想到在销售初期连连遇到挫折。

在这种困境下,肖学清一度对自己看好的有机农业开始产生怀疑,甚至想到了放弃。然而,就在10月份的某一天,当肖学清到大棚里巡查草莓死苗时,突然发现土壤里冒出了很多小蚯蚓。“蚯蚓是在土壤很肥沃、很优质的情况才会出现,它们的出现,让我坚信我现在所从事的工作是有意义的,而且一定能够生产出更优质更安全的食物。”正是小小蚯蚓的出现,让肖学清再一次坚定了创业的决心。

虽然决定继续坚持自己最初的梦想,但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却让肖学清和刘一梅有点喘不过来气。去年7月,工人已经连续三个月没有领到工资了。“当初怀着美好的憧憬,向亲朋好友借了20万,结果如今却连工人的工资都发不出,真的没信心了。”就在肖学清觉得身心俱疲,甚至心生动摇的时候,妻子给他打了一针“强心针”:“你既然做了,就要坚持,放弃的话就等于回到零。”性格直爽的妻子不断给肖学清打气,同时借来父亲养老的2万元钱,又从好友处借来2万元,帮肖学清渡过难关。“在我东拼西凑时,我们的两名工人主动提出要每个人投2万元给我,我们没有发工资,他们还愿意投钱进来。”肖学清说,工人的支持让他感动,更给了他信心。“工人都是看着我长大的伯伯婶婶,他们比我难,还拿出家里的钱投给我,我没有理由不坚持下去,再难我都要挺过来。”

除了资金遇到困难,家人的不支持也让肖学清有些为难。“农活儿的辛苦还不算苦,苦的是社会的不支持,家长的不支持。”肖学清和刘一梅两个班共有近90名学生,但留在农村发展的就只有他们两人。而最让肖学清难过的是,一直以来,父亲都不支持他回农村发展。“在父辈的意识里,他们是种地的,他们了解种地的辛苦,所以他们千方百计要把儿女送出农村,希望他们在城里发展。虽然城里生活也不轻松,但总比在家种地好。”肖学清说,自己读了大学后,没听父亲的建议留在城市,反而坚定地回到农村,并且就在家附近承包了土地,这在父亲看来是“丢脸”。但即使是这样,肖学清说,自己是不会放弃职业农民梦的。

突围:开创现代化的“田园生活”

去年第一批草莓成熟后,肖学清和刘一梅又开始为销路发愁。“刚开始销路迟迟不能打开,我们两个常常失眠睡不着觉。后来受到淘宝电商模式的启发,我们就尝试着让每个客人成为我们的宣传员。”肖学清让每一位买了草莓的顾客都加上他们的微信,在回家吃了草莓后如果分享到朋友圈,下次购买就可以享受8折。创新推广方式后,草莓销路一路看好,加上农庄里用的都是生物有机肥,草莓的口感好,回头客很多。“目前通过朋友圈介绍来买草莓的已经占了7成,今年我们还将继续用年轻人容易接受的方式推销草莓。”

经过近两年的用心经营,如今,肖学清的家庭农场已经慢慢走上正轨,而他也越来越爱上了这种现代化的“田园生活”。“和以前‘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传统劳作方式不同,现代种植业更多的是劳于心,而不是劳于力。”肖学清说,每天走在田间地头,看着自己亲手种植的“宝贝”每日发生变化,闻着庄稼的清香,听着虫鸣,才能真正体会到农村生活的甜与苦。

现在,除了原有的草莓园,肖学清还种植了近40亩桃子、李子、梨子和120亩水稻田。展望未来,肖学清希望在家庭农场的带动下,5年内发展蔬菜基地1000亩,优质水果基地1000亩,带动周边1000人以上长期就业,把自己的家乡石龙村建设成为“四季鲜花不断、瓜果飘香,四季游人如织”的生态旅游村。

(网站编辑:qsxs)

上一篇:四川70%农村将要覆盖农村电商

下一篇:一周(10.19---10.23)市场行情简析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