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朵“小蘑菇”带动致富大产业
2023-09-20 11:13每年6月到9月,是云南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时节,市场内可见青头菌、鸡枞、谷熟菌等多种野生菌。云南有“野生菌王国”之称,野生食用菌的种类约900种,占全国的90%,也是世界级珍稀名贵野生菌松茸、松露的主要产地。

小小藕带撬动大产业,湖北农产品这样 “成团出道”
2023-06-21 14:41记者了解到,2018年,地域色彩浓厚的湖北藕带,通过盒马第一次大规模走出湖北。在此之前,外省很多城市并不知道藕带是什么,背后主要是因为外运藕带极难解决品质问题。

江苏丰县28万亩大蒜、洋葱丰收 拨动农民致富“金蒜盘”
2023-05-29 10:18首羡镇是丰县传统的农业大镇,也是丰县主要的大蒜种植区,今年全镇大蒜种植面积达3.5万亩。这里种植的大蒜蒜头颗粒饱满,香味浓厚,蒜瓣均匀,耐储藏,在售卖蒜头之前还可以出售蒜薹,大蒜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从“一朵菇”看南漳食用菌产业如何突围
2023-05-24 11:19“我们几乎全年无休,客户随时需要随时发车。”公司总经理王祖亮正指挥一辆货车装载香菇制品。四个小时左右,货车将抵达武汉阳逻港,经海运出口马来西亚。

“95后”“菇三代”返乡创业守护银耳香
2023-05-22 14:57在古田,几乎家家户户都与银耳结下深厚的情缘。据刘健的父亲刘传伟回忆,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家中的老一辈开始带孩子们学习段木栽培银耳的方法。传统的段木栽培模式步骤复杂且成品率较低,没有收益保障,经常“折腾了半年,反而赔了本钱”。

海归小伙回汉“接班”,种植紫苏远销海外
2023-05-16 10:44“2011年,我从日本大分的一所语言学校毕业,父母来参加我的毕业典礼时,特意考察了青叶紫苏的种植模式。”余少正回忆,那时武汉市场上的日料店开始多了起来,但作为搭配刺身、海鲜、烤肉等食用的青叶紫苏却只能从外地运抵,整个武汉无人种植。

追光的新农人|王红洋:用勤劳双手建设美丽乡村 四季蔬果飘香科技大棚
2023-05-09 10:08据王红洋介绍,当前国内设施蔬菜大棚已经发展到了很先进的地步,他们前期投资兴建的是第八代大棚,已经通过机械化、半自动化,逐步取代传统人力管理,记者在每个普罗旺斯水果西红柿大棚都看见里面修着一条运输轨道,采摘好的西红柿通过遥控电瓶轨道车运到大棚口,仅此一项就能节省了大量的人力成本。

陶庙村的如意“蒜”盘
2023-05-08 10:47既然客观环境没毛病,那便是种法有问题。2016年,一直以种蒜为生的黄自兴成立家庭农场和合作社,流转了100亩土地,为陶庙村翻开了规模化种蒜、规范化管理的产业新篇章。

记者手记:菇农也会写论文
2023-03-31 10:512001年,许万昌发表了第一篇论文,对如何让平菇种植高产高效表达了看法,并被附近菇农偶然读到。许万昌说:“有一天,他拿着杂志跑到我棚里,说这篇文章帮了他大忙,我很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