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创富故事

云梦下辛店:返乡能人接力带出蔬菜专业村,亩均纯收入1万多元

藜蒿,曾经的湖边野草,如今的家常美味。阳春三月,走进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只见藜蒿遍地,香气扑鼻。

藜蒿,曾经的湖边野草,如今的家常美味。阳春三月,走进湖北省孝感市云梦县下辛店镇白水湖村,只见藜蒿遍地,香气扑鼻。

20多年来,白水湖村紧跟市场需求,种植“三叶一心”标准藜蒿,走出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发展之路,全村藜蒿种植面积3000亩,年产值5000多万元,亩均纯收入1万多元。去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2700元。

产业发展没有最优,只有更优,白水湖村在选育新品、以机代人等方面持续发力,正推动藜蒿产业从优到强,富民强村。

从无到有 家家户户藜蒿香

白水湖村,因湖得名,全村四分之三的面积为湖田。曾经,村民以种植一季水稻为生,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

在田里种藜蒿卖,邓贵想是村里第一人。2001年,他在云南昆明打工,看到当地藜蒿卖得好,就用湿卫生纸包着藜蒿苗,带回村试种。

藜蒿喜水,白水湖村水源丰富、土质肥沃,适宜其生长。邓贵想试种的大叶青秆藜蒿,茎壮叶绿,鲜嫩爽口,一上市就十分畅销。邓贵想一算账,种藜蒿的收益是种水稻的近10倍。

尝到甜头后,邓贵想将藜蒿种植面积扩大至几十亩。消息传开,不少村民跟着种植。

每年6月,村民就栽种藜蒿,赶早上市,卖个好价钱,但夏季病虫害重,藜蒿产量低、品质差,效益不好。村民便将种植期延后到每年9月至次年4月,可收割3到4茬藜蒿,量质齐增,收益不错。

“年纪大了打零工没人要,在家种藜蒿,不仅能满足日常开销,每年还能攒下一万多块。”70岁的杨水肇种了4亩藜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然而,好日子没过几年,种植户遇到了新问题:长期种藜蒿,土壤板结严重,肥力下降,藜蒿产量和质量下滑。

2008年,在当地农业部门指导下,种植户开始稻蒿轮作:每年清明节后在藜蒿田里种植水稻,8月底水稻收割后再种藜蒿。

“稻蒿轮作改善了土壤,藜蒿亩产近3000公斤,亩均纯利达1万元以上。”白水湖村党支部副书记邓安红说,村民几乎家家户户种藜蒿,白水湖成了远近闻名的藜蒿种植专业村。

从有到优 农户抱团创品牌

藜蒿种植规模上去了,但质量一度良莠不齐。为了赚钱,村民甚至互相压价“窝里斗”,不仅价格“跳水”,还影响了白水湖藜蒿的口碑。

恰逢此时,在武汉做服装生意的“90后”刘近星回了村。这个年轻人,给白水湖藜蒿产业注入了新活力。

“不能只种藜蒿,还得‘种’品牌。”刘近星思路清晰:统一种植标准,形成品牌效应。

2016年,刘近星成立当地首家藜蒿种植合作社——仁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社员近400人,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绿色化种植。设立农资配送超市,统一为社员提供种子、农药、肥料等;制定种植技术标准,推广绿色种植模式;生产情况记录在册,让藜蒿“身世”可查可溯;实施质量检测制度,确保入市藜蒿质量合格。

白水湖藜蒿名气越来越响。当地政府乘势而上,大力培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企业+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引导农户抱团发展。

旭泽生态、长隆果蔬、义豪果蔬等一批优质合作社涌现出来,白水湖藜蒿核心示范区发展到3000亩,年产量稳定在900万公斤以上,年产值超5000万元,占全村农业经济总收入的86%。

量质齐增,白水湖村藜蒿基地先后入列全省农业“三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全国首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2022年11月,获评全国“一村一品”藜蒿产业示范村镇。白水湖藜蒿越来越俏,远销湖南、安徽、广东、山东等地。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支持下辛店镇投入近2000万元,完善藜蒿示范区沟渠、道路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目前,藜蒿产业已从白水湖延伸到同合、丰乐、安定等13个村,总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

从优到强 探路机械化种植

对云梦白水湖藜蒿来说,阳新藜蒿是强劲的“对手”。

“阳新藜蒿茎叶更挺拔、蒿子味更浓,上市后,白水湖藜蒿就要‘靠边站’了。”刘近星深知,差距在品种,为了改良品种,他在南京流转了几亩河滩地试种野生藜蒿,因技术跟不上,产量很低。

当地政府伸出援手,加强与省农科院合作,选育更能满足市场需求的藜蒿新品种。同时,引导市场主体拓展市场,“市场这么大,容得下两棵蒿”。

去年,仁源蔬菜种植合作社在孝感首衡城租下一间档口,联合多家蔬菜种植合作组织,一起推销云梦蔬菜。

“如今村里九成藜蒿经过首衡城外销,高峰期日均销量约4000公斤。”刘近星说,搭上首衡城“快车”,白水湖藜蒿销路扩大,今年他又盘活村内200亩土地,种藜蒿、睡莲、藕带等。

下辛店镇也在助力,镇党委副书记程红军介绍,镇政府计划与北大荒集团合作,投资建设大型农事服务中心,包括标准化厂房和冷库等,服务藜蒿产业发展。

对于未来发展,刘近星充满信心,亦有担忧。

“种藜蒿主要靠人干,高峰时全村每天有近500人干活儿,80%的人年过六旬。”刘近星认为,农村老龄化趋势明显,用工短缺将制约藜蒿产业发展。

探索机械化种植藜蒿势在必行,刘近星投入近百万元研发藜蒿收割机,受疫情影响尚未成功。近期,他又关注到一款藜蒿扦插机,但种植密度达不到要求,他准备购买一台,试着改造升级。

来源:云梦县融媒体中心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上一篇:既不“与粮争地”又能带动增效 小荠菜如何长成数十亿元大产业

下一篇:打好“种子保卫战”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