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创富故事

农户搭车“互联网+” 50万斤滞销冬瓜轻松卖光

农民,最愁的就是辛苦种出来的收成卖不出去,一分钱也挣不到,但唐山港东村以为农户却通过互联网农产品交易平台,成功度过了去年秋冬那次冬瓜滞销危机,50万斤冬瓜轻松售出。

 

  佛山火龙果滞销、菏泽西瓜滞销、潍坊油桃滞销……这几天,各地时不时传出农产品滞销新闻,唐山农民姚卫强想起一年前,自己50万斤冬瓜卖不出去、烂在地头的情形。

  “我们农民,最愁的就是辛苦种出来的收成卖不出去,一分钱也挣不到,全赔。”姚卫强说,多亏自己还算“新潮”,手机里装了款叫“一亩田”的APP,通过这个互联网农产品交易平台,他成功度过了去年秋冬那次冬瓜滞销危机。现在,他的蔬菜大棚已经基本全部靠互联网供求信息指导种植,一些打时间差的“反季节”蔬菜,能让他比传统菜农多挣30%。

  7月4日,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现代农业”在内的11项重点行动。在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第九农场港东村,姚卫强的“互联网+现代农业”已经“开花结果”。

  滞销50万斤冬瓜卖光了

  从北京东五环往东240公里,就是曹妃甸区第九农场港东村。这是唐山市的粮食主产区。

  皮肤黝黑的姚卫强,1978年出生,是村里一个普通农民,家里世代务农。上世纪90年代,曹妃甸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成为京津冀一体化的战略发展热土。初中刚毕业,只有17岁的姚卫强就开始北漂。在天津和北京,他做的最多的工作很凑巧地跟农业脱不开干系。“在超市,分拣蔬菜,一个月才600块钱工资。”

  分拣蔬菜的差事,倒是让姚卫强有了一点人脉,慢慢地他开始给超市送货——也是送蔬菜。就这么干了十多年,姚卫强渐渐成为一名蔬菜批发商,山东、河北、内蒙古,天南海北地跑。2013年,作为家中独子的他回到了曹妃甸。

  姚卫强说,港东村虽然一直有农业传统,但是长期以来,农民们都主要是种粮食——水稻,一年就一季,水稻收完了地就闲着。“单一品种,局限性太大,而且地闲着,浪费。”

  在第九农场机关党委的帮助下,姚卫强在一片水稻田中间,建起了自己的蔬菜大棚,一共30亩地,投资80万元。从一开始,他就把仓库、简单的分拣设备、货车,全部置备齐全,准备规模化经营。

  经过一年的辛勤耕作,第一批收成在2014年秋天成熟,那是整整30亩地,50万斤冬瓜。“当时,主要考虑是冬瓜比较省工,产量高。哪怕是一斤卖几毛钱,也能赚钱。”

  但现实没有姚卫强想得那么简单,50万斤冬瓜无人问津。充足的市场供应,让姚卫强单价略高的“吊瓜”(在瓜架上生长的冬瓜)有全部砸在手里的危险。一亩冬瓜的种植成本大概是2000元,30亩地就是6万元的损失。初期投资几乎全靠贷款支撑的姚卫强,对这样的损失无力承担。“当时觉得自己特傻,干吗种这么多?一点儿也卖不出去。”

  心灰意冷准备放弃之前,姚卫强突然想起去北京新发地推销蔬菜时,被人推销一款手机APP。“当初安装的时候,是因为新发地那边有人发广告,说扫二维码安装APP,就送小礼品,小本子、小伞这些。心想,试试吧,死马当活马医。”

  这款叫“一亩田”的APP,实际上是一个掌上农产品信息平台。农民可以发布供货信息,批发商可以发布求购信息,发布和浏览信息完全免费。姚卫强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发布了一条冬瓜供货信息。没想到,立刻就有电话打了过来。第二天,就有保定的客户过来看货。

  他记得很清楚,从发布信息的10月22日到卖完最后一车冬瓜的11月20日,前后不到一个月,滞销的50万斤冬瓜全部销售一空。


  花菜推迟10天上市纯赚5万

  按照传统的销售逻辑,姚卫强要把地里的蔬菜,装车拉到最近的滦南批发市场,由那里的代办批发商负责收购。收购的价钱、数量全部由代办说了算,姚卫强所掌握的市场信息,全凭代办的一张嘴。每完成一单交易,他还需要给代办1%到2%的费用。他也可以把蔬菜送到近300公里外的新发地,但物流成本得自己承担。

  但是在“一亩田”上,全国的市场信息都是公开透明的。在冬瓜之后,姚卫强地里的苦瓜、茄子等蔬菜,可以根据各地的蔬菜价格,敲定自己的心理价位,发布在信息平台上。有意向的批发商直接打电话过来,离得近的当天就能来看货。“有时候,有的批发商正在滦南市场收菜,看到我发的信息,觉得更便宜,直接就找过来了。”

  看完货以后,可以进行订单交易,批发商把款先打给第三方后台审核,然后给姚卫强打款,最后发货。发货的形式也比较丰富,有的批发商直接从呼和浩特、包头发车过来,姚卫强把物流成本也省了。

  除了依靠“一亩田”销售,姚卫强还尝试了由大数据指导种植。

  2015年春天,“一亩田”大数据分析花菜过去历年的价格峰值,并统计当季种植情况,结果显示,有机花菜如果晚10天上市可以有更好的销路。姚卫强决定再冒险试一试,虽然当地农民没一个看好他,家里人也觉得“别人都种了10天了,你才种,是不是脑子不好?”

  90天之后,花菜上市,惊喜降临。姚卫强尝试种植的8亩有机花菜,不仅迅速销售一空,还给他带来了5万元的净收入。按照常规时间上市的有机花菜,批发价约为1块8一斤,而姚卫强推迟10天上市的有机花菜,卖到了2块5一斤。

  尝到甜头的姚卫强,决定扩大“反季节”蔬菜的种植面积。根据大数据,他在花菜收获后,又种了12亩的甘蓝,也是比常规时间晚收获。姚卫强粗略估计,依靠互联网大数据指导种植,他能比传统的菜农,每年多挣30%。

  以后想做产销一体化

  现在,姚卫强把越来越多的地,变成了“大数据”指导下的“试验田”。甘蓝重新播种的花菜苗,按计算精确到11月15日上市。姚卫强越来越深入地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期望得到更多的数据指导,他说,过去这一年的经历,已经让他坚定了对“互联网+现代农业”的信心。

  他的成功,也引来了效仿者。通过“一亩田”,姚卫强时常会接到资讯信息,打来电话或者发来微信的都是菜农,河北、内蒙古、山东等地都有,“大家无非是想自己的东西有更好的销路”。

  姚卫强跟菜农们交流,作为过来人,也传授一些利用大数据的知识,比如下一季的有机花菜,就不止他一人在按照11月15日这个档期种植。可是,如果大家都“反季节”,是不是又会销路不畅?

  “我也跟‘一亩田’那边交流过,他们的数据从种植到采集都覆盖,是一个动态的东西。而且,从长远看,以后农产品供求信息越来越公开透明,价格也会保持一个长期的稳定,对大家都是好事。”

  从超市回到菜园的姚卫强,一直有一个想法就是建成产销结合的链条。他从一开始,就建仓库、装分拣设备、买货车,而互联网这个平台正在将想法变成现实。“我文化程度不高,但就是喜欢尝试。希望以后从选种、种植、包装到销售,全部都进行质量控制。菜就按照人家超市的要求种植,人家要什么样的,我们就种什么样的。”

  站在地头高谈阔论的时候,姚卫强已经不像是一个农民,而像一个企业家。但转头,批发商的电话便打来,他发布在“一亩田”上的苦瓜销售信息被看到。“一万斤,要送到唐山”,他咧着嘴笑,卷卷裤腿,一路小跑准备收瓜、装车。

上一篇:农业部: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启动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