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创富故事

一棵菜“种”出一条链

“看着农村日新月异,农民精神面貌极大提升,我们的干劲更足了。”石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何毅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扩大循环种养的规模和蔬菜的种类,发展好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60岁的柯友斌跟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种菜、养鱼样样在行。去年,他率先在安康做起了“鱼菜共生”的新项目。

啥是“鱼菜共生”?答案就藏在石泉县预制菜产业基地——城关镇丝银坝村蔬菜产业园。

水上菜鲜 水下鱼欢

在一个占地不到2亩的大棚内,36张整齐划一的水培床上,满是鲜嫩水灵的芹菜、空心菜;8个直径6米的养殖桶里,成群的鲈鱼活蹦乱跳。

“这就是咱常说的循环农业模式,养鱼循环用水,种菜不需施肥。”1月18日,丝银坝村蔬菜产业园负责人柯友斌告诉记者,“在这个循环系统里,先将养鱼生成的废水转入生物发酵池处理,把水中的氨氮转化为可以直接被蔬菜吸收的养分,经过蔬菜的吸收,水体得到进一步净化,再经爆氧、过滤等流程,重新进入养殖桶,从而形成闭环式生态绿色循环水种养模式。”

经测算,这样一次循环,平均每吨水可满足30公斤至50公斤鱼的养殖需求,能节省80%的水量。而且,通过高密度养殖,1个直径6米的养殖桶仅用40吨水,即可养殖3500尾鲈鱼,相当于1亩露天池塘近千吨水的养殖规模,加之一年能出两季鱼,产量是传统养殖的一倍。

不仅如此,“鱼菜共生”还实现了全年都有新鲜菜供应。相比于传统土壤种植蔬菜一年收获5次,柯友斌的水培蔬菜一年能收获8次,还免去了锄草、防虫、打药、施肥等工序,产量提高了近40%。2022年以来,柯友斌的蔬菜就卖了近5万元。

占地少、零污染、高效集约、绿色低碳……“鱼菜共生”正是石泉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

票子有了 笑声来了

在蔬菜产业园里,整齐划一地分布着标准化的蔬菜大棚。过去传统灌溉施肥,耗费人力,还极易造成资源浪费,现在园区实行水肥一体化。

走进控制机房,丝银坝村党支部书记邓国友告诉记者:“只需要在机房把水和肥料配好倒进搅拌机,一摁按钮,肥料就被送进了主管道。主管道和每个大棚有支线连接。这样,只需一个人就可以完成80亩地的施肥灌溉工作。”

一亩地节省了80%的劳动力成本,但这并不意味着农民们“无事可做”。相反,他们能干的事情还更多了。

冬闲人不闲。1月18日,村民唐国芝来到羊肚菌种植基地,逐个给大棚通风换气。

大棚里,一排排营养袋整齐排列,洁白如霜的菌丝密密麻麻。“菌丝生长需要充足的氧气,所以要勤通风,还要注意控温保湿。开春了再给地里补些水,很快就可以出菇了,到2月底或3月初,羊肚菌就能采摘了。”唐国芝说。

2019年,唐国芝把家里的两亩地流转给村集体搞产业园,同时在园区谋得了一份工作。如今,家庭收入除了丈夫外出打工所得外,还包括她在园区务工的工资,以及土地流转费、集体经济分红,一年下来能有十万余元,生活一点都不愁了。

不仅如此,有了闲暇时间,唐国芝常常会去农民夜校进行“充电”。“现在的农民可不比过去,跟我一样注重学习的村民多得很。我们都觉得票子多了,脑袋也要‘富’起来。”唐国芝说。

近几年,石泉依托农民夜校帮助农民提升技能。截至目前,全县参加实用技术、创业就业等各类培训累计2万余人次,培育高素质职业农民945人、农村实用型人才2000余人。在众多新型职业农民的带动下,“村村有产业、人人能就业”的局面逐渐形成。

发展现代农业不仅鼓起了百姓口袋,还壮大了村集体经济的家底。

“我们2022年只用2亩地的大棚试点开展‘鱼菜共生’项目,年底就能有近70万元产值。这个项目至少给村集体经济创造3万元的收益。”邓国友说,整个产业基地年产值达1200余万元,带动群众就业160余人。

“看着农村日新月异,农民精神面貌极大提升,我们的干劲更足了。”石泉县城关镇党委书记何毅说,“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预制菜生产企业的对接合作,积极扩大循环种养的规模和蔬菜的种类,发展好乡村特色产业,不断拓展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为共同富裕打下坚实基础。”

企业来了 链条成了

在石泉,像丝银坝村蔬菜产业园这样的现代农业园区有30个,种植基地面积达8万亩,3万余户5万余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对于硒资源丰富的石泉来说,发展的眼光不仅仅停留于种养层面,他们更加注重特色引领,链上发力,大力培育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石泉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千家万户”模式,不仅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富了一方百姓,还让越来越多的企业来此落户,真正让种菜种出了“大名堂”。

石泉县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园区,吸引了深鲨集团菜字头、及食雨、正兴黄花菜、柏盛魔芋、自嗨锅等一批知名富硒食品(预制菜)加工龙头企业落地。

“丝银坝村这几年种植的茄子、辣椒等蔬菜,我们都是订单收购。”深鲨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陈勇说,“因为有了这些基地的保障供应,我们公司发展很快,2021年生产料理包1.5亿袋,实现年产值3亿元,带动全县发展蔬菜种植1万余亩。2022年企业的订单都是排队生产。”

同样瞄准石泉这一产业的还有陕西羊羊羊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石泉是我们在全国布局的第四个生产基地。这里生产的自嗨锅品牌预制菜非常受欢迎。”该公司总经理魏和康说,“现有的生产线已无法满足订单需求。眼下,我们正加紧建设另外7栋厂房,投产后基地年产值可达20亿元。今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我们感受到了陕西奋跃而上的新气象。在越来越好的发展环境下,相信企业的发展目标一定能早日实现。”

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一头连着农户,一头连着全国大市场。目前,石泉县已经建成富硒食品(预制菜)企业28家,形成了蔬菜、魔芋、蚕桑、黄花菜四大富硒食品(预制菜)体系。2021年,石泉富硒食品(预制菜)产业实现总产值60亿元。

“我们将认真贯彻全省开展‘三个年’活动动员会精神,把大抓项目、大抓投资、大抓发展的势头扬得更高、举措谋得更准、成效做得更实,立足生态富硒资源优势,聚力壮大富硒食品(预制菜)首位产业,不断补链延链强链,推进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持续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促进农业提质增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安康市委常委、石泉县委书记陈莲说。

来源:陕西日报

上一篇:打击“仿种子”!全国829个问题品种被清理

下一篇:“泥腿子”教授的西瓜经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