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金新花样:大棚种菱角产量翻倍,菱鱼共生获双利!致富还难吗
一种形似馄饨的水生果实,人们把它比喻成水中落花生,也有人说它是水栗子,那么,这种隐藏在水中的珍馐美味到底长成什么模样呢?
菱角作为水生植物,它当然应该在水里长,但是江苏盐城市盐都区的菱角有意思,不仅在水塘里生,还在大棚里长,采摘也奇怪,每人发个澡盆。
露天种植菱角采摘时间是8月份至10月份,一亩地产量在2000-3000斤;大棚种植菱角采摘时间是5月中旬至11月份,一亩地产量在5000-6000斤。
利用大棚种菱角,不仅将采收时间拉长,产量提高了一倍,还实现了错季销售带来的高收益!快来看看视频吧!
(温馨提示:建议在WIFI条件下观看,土豪随意!)
无独有偶,浦市镇高山坪村村民唐正赢利用家乡的自然条件优势,也种起了菱角,而且他还发展了菱鱼种养模式。近日,他种植的菱角陆续开始成熟,迎来了收获季。
浦市镇高山坪村座落于大山深处,水田资源丰富,给菱角种植创造得天独厚的优势。唐正赢瞄准优势借力精准扶贫优惠政策,2016年开始菱角种植。经过3年努力,如今菱角面积发展到30多亩。
得益于以绿肥养苗、引水山泉水灌溉、绿色生态管理,产出的菱角果大、色泽鲜亮、口感清脆甘甜、香糯爽口,且亩产值高。此外,因为填补了本地新鲜菱角市场的空白,每斤零售和批发价在5元和3元以上。
在菱角基地,唐正赢还专门开辟出了一片养鱼区。利用鱼菜共生模式,菱角为鱼类提供了天然饵料,鱼排出粪便又增加菱田肥力。 菱“春长、夏封行、冬倒”的生长特性,更加利于鱼类的生长,产出的鱼其鱼肉质紧密细腻、香鲜可口。
去年,唐正赢养殖了5亩菱下鱼,小试牛刀,每亩增收1000多元。
他说:仅种菱角比种一般作物效益都要好些,现在菱田还养了鱼,随便做都划得来。
今年,唐正赢的30多亩菱田共放养了1.2万尾鲤鱼、草鱼苗,看着满目青翠的菱苗和悠闲戏水的鱼群,想到年底有个好收成,唐正赢脸上早已爬满了幸福的笑容。
大棚菱角高产栽培技术:
一、大棚菱角栽培管理
大棚菱角苗期要保持水层平稳,否则影响菱苗生长。按产鲜菱角1.5t/667m2的生产目标,施三元硫基复合肥(15-15-15)15kg/667m2肥料撒施后移栽。
分盘盛期及时疏盘,留盘15-20个/m2,以后在采摘过程中也要随时清除弱小菱盘,使菱盘数保持在15-20个/m2,培育直径30cm以上的健壮菱盘,防止菱盘早封水面而开盘小,影响产量。追肥分多次进行。
初花期(约移栽后45d)施复合肥10kg/667m2,以后是每次采菱后立即交替施嘉美赢利来5-8kg/667m2或复合肥10kg/667m2。第3次采菱后,拉走约40%菱盘疏塘,疏塘后施三元复合肥15kg/667m2。
追肥时距离隔2m左右用脚轻轻推去菱盘,抓1把肥料施入水中即可。初花开始,于晴天7:00-8:00或17:00-18:00喷施800倍液嘉美脑白金或金点,结合治虫喷施。
盛花期(即每个菱盘结有3-4个菱角时),用多效唑进行化控,对提高菱角坐果率效果显著。菱角田要注意勤换水,保持空气流通,一般在6:00左右进行换水,保持水层20-30cm,夏天气温高水层要保持30cm以上。
田块一定要平,高低不平易生杂草。菱角对除草剂敏感,一旦发现杂草,要及早进行人工拔除。
此阶段要重点抓好棚内青苔的治理工作,控制好福寿螺危害,及时人工清除四叶萍以防蔓延,否则会影响菱角的光合作用。同时,合理掌控棚温,及时通风透气,上午当棚温升高到20℃以上时将揺膜机揺起以利于通风降温,将温度控制在20-30℃,15:00左右放下揺膜机保温。
6月,温度稍高时,将大棚裙膜用绳扎起,以利通风降温,待梅雨天后过,再将大棚膜揭去,以防气温不稳定及暴雨冲刷菱盘,不利于开花结果。
二、大棚菱角防治病虫
主要病害有菱瘟病和菱褐斑病,应注重合理密植,保持水体流通,防止污染。用20%三环唑750倍液或50%多菌灵600倍液喷雾防治。
主要虫害是危害菱盘的萤叶甲、叶蝉和蚜虫,可用25%高效氯氰菊酯1000倍液喷雾,视虫害发生情况防治2-4次。据近几年种植菱角的实践,要获得高产,就必须要做好病虫害的管理,减少菱角病虫害的发生,让菱角高效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