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棉花,番茄同样被抵制!这个亚洲最大基地番茄年产量占全球1/4,出口100多个国家
近日,H&M抵制新疆棉花引发众怒,从商务部、外交部等多部门官方发声到品牌表态、艺人解约......社会各界齐心协力,从上到下力挺新疆棉花。
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同样被打压的还有新疆番茄!据路透社2020年9月9日报道,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一名发言人当天表示,特朗普政府已经准备下令,不仅要禁止新疆的棉花产品,还要禁止新疆地区出口的番茄产品,理由依旧是莫须有的“强制劳动”。
央广网《三农中国》指出,新疆的番茄和平时吃的番茄还不太一样,它比较容易储藏和运输,而且汁水少,更适合加工成番茄酱。于是,番茄酱出口就成了新疆番茄生产的一大特色,已发展成亚洲最大的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
新疆番茄到底有多牛?
据《中国日报》英文网站2019年7月介绍,新疆番茄产业兴起于1978年,种植面积已达533平方公里。相关企业一年能加工380万吨番茄,这里番茄制品的年产量超过了65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90%。
根据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新疆番茄制品的产销量占全国的90%以上,产品包括番茄酱、番茄丁、番茄粉、番茄汁、番茄沙司、去皮番茄、番茄红素、番茄籽油等,2019年工业番茄产量为154.44万吨,增长26.0%。
新疆番茄酱年生产能力高达200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0%,占世界总产量的四分之一。行情好时,番茄酱还没生产出来就被非洲、欧洲、中亚、俄罗斯等地的商家订购一空。
2017年,新疆向意大利、美国、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番茄制品44.9万吨,出口额达2.9亿美元(约19.8亿人民币),2019年出口额增至4.16亿美元,占中国番茄制品出口的70%以及全球贸易总额的四分之一。
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中国番茄产量位居世界前三,可世界前两大产区正是美国加州和欧洲。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旗下中国贸易投资网4月整理的图表显示,在2019年新疆番茄酱出口国家中,美国已经排在了10名以外。
为什么新疆番茄有竞争优势?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占我国总面积六分之一,远离海洋,四周群山环绕,少雨多晴的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长达2550-3500小时的超长日照,剧烈的昼夜温差、天山之水的滋润灌溉、如此得天独厚的气候资源赋予新疆番茄饱满亮丽的红色,甘甜爽口滋味的同时,更难能可贵的是超出国外产品1.5倍的珍贵番茄红素含量。
新疆番茄具有“三高二少”的品质优势:“三高”是指红色素含量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单产高;“二少”是指病虫害少、霉菌少。
因而新疆番茄酱具有“两高一大”的特点,所谓“两高”是指新鲜度指标和粘幅度指标在世界市场上最高,所谓“一大”是指番茄酱的理想化指标,即颗粒度大可以分装制造出最优质的沙司。
这些优势使得新疆番茄加工费用较别国低,“工业番茄”在新疆被大力推广,番茄制品工厂也迅速发展起来。
中国最大的农粮企业——中粮集团旗下的中粮屯河番茄公司,已逐步实现了番茄从种植到采收的全程机械化,稳步提升种植单产。
为做好番茄采收工作,中粮屯河焉耆番茄制品有限公司组织了23台自动化采收机和140辆运输车进行番茄采收运输,确保番茄采收后能第一时间进入生产车间。中粮屯河焉耆番茄制品有限公司原料科员工马强说,番茄从采收到卸料,基本上保证在4个小时左右,时间短、烂的就比较少,损失就少。
据悉,2020年,中粮屯河焉耆番茄制品有限公司与和硕县、博湖县以及焉耆县的农民签订了38000亩的番茄收购合同,让农民种植番茄无后顾之忧。
童军华是和硕县曲惠镇番茄种植大户,今年他种植了1000亩番茄,早在种植之初,他便与县里一家番茄收购加工企业签订了合同。看着大型采收机械收获早熟番茄,童军华非常高兴。他说:“以前番茄采摘全靠人工,每亩采摘成本近1000元。近几年和硕县大力推广机械采摘,目前机械采摘每亩仅需要300多元。按现在每吨455元的收购价,预计今年每亩地的收益在1000元左右。”
国内市场潜力巨大
“番茄中含有的营养成分众所周知,而番茄产业也是符合健康潮流的红色产业,国内消费量仍偏低,未来的发展肯定有很大空间。”商务部副部长姜增伟曾分析称。
虽然我国的番茄制品顺利跨入欧盟、日本等国外市场,然而在国内还没有形成对番茄制品的消费习惯,造成我国番茄制品墙外开花墙内却香不起来的现状。据了解,近10年来,世界番茄制品的消费量以年均3%增加。美国国内消耗85%的番茄,而中国则主要是出口。美国和欧洲人均年消费番茄酱在20-30公斤,而我国人均年消费仅为0.6公斤,而且是以鲜食番茄为主。
随着人们对番茄保健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我国居民对番茄制品的消费也会越来越高,我国有13亿人口,这是最具潜力的市场。
了解更多蔬菜产业政策法规、市场行情、种植管理等资讯
扫码关注长江蔬菜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