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试点探索破解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波动难题
“如果每亩交20多元保险费就能保证种粮效益,我肯定愿意交。”说这话的是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种粮大户刘建林,今年他种了600多亩水稻,一半地亩产稻谷650多公斤,另一半地因阴雨天气未及时收割,亩产只有450公斤,而且,今年稻谷价格每公斤比去年低了0.46元,因此种粮效益比往年差了很多。
刘建林说到的保险费,其实是该区农村改革试验的核心——用保险支撑目标价格改革。
武进区是第二批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承担两项改革试验任务,其中一项是从今年开始开展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改革试点,这是此轮试验中的重头戏;武进区选择了地产翠冠梨和稻谷作为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的载体,而稻谷目标价格又是重中之重,承载了全省乃至全国粮食产品目标价格试点的重任。近日,承担这一试点项目的武进区委农工办在宁召开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方案论证会,会专家认为,武进的试点方案基本成熟,具有推广价值。
从今年稻谷收割开始,武进区稻谷目标价格改革试验也同时开始运行。该区区委副书记凌光耀介绍,区里选择了前黄镇、礼嘉镇和雪堰镇的2000多亩水稻作为试点区,种植者为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生产主体,连片种植水稻100亩以上,种植的品种是经过政府部门审定的合格品种。根据不同的田块和前三年的稻谷平均产量,目标价格分为每亩产出1200元和1500元两档,按照这一目标价格,种粮农民可有合理的利润空间。如果每亩产值达不到这个数额,给予补足;超过了则不享受补助政策。
产出达不到目标价格,谁来补足呢?武进区委农工办主任许勤丰说,他们引入了保险公司参与,由农工办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分公司联合制定保险条款,两档目标价格的制定依据是郑州商品交易所前两个年份11月的粳稻交割价格,如果每亩产出达不到这两个档次的数额,由保险公司补足。当然,前提是必须参加保险。经调查摸底,确定的保费为6%,两个目标价格档次的保费分别为每亩每年90元和72元,保费的70%由政府财政补贴,农民自己承担30%,即每年每亩缴纳27元和21.6元保费。
农民愿意交这么多保费吗?“就我个人来说,肯定愿意。”前黄镇君辰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李臣说,他所在的合作社今年被列为目标价格的试点单位,他个人的粮食种植面积是292亩。20多年来他经历过粮食产量的增减和价格的波动,大多数年份种粮是赚钱的,也有亏钱的时候。如果能戴上这样的“保险锁”,他当然愿意。他算了一下,按照1500元这一档的目标价格,除去土地流转费用、生产成本以及保险费,利润空间确实比较小;正常年景,如果粮食价格不再下滑的话,每亩产值起码1700元。可是谁知道会不会有自然灾害、谁知道粮食价格是不是继续下跌呢?他说,他已经从参加保险中尝到甜头:除了种粮,他还种了50亩葡萄。今年初夏葡萄开始挂果时,下了一场冰雹,葡萄基本绝收。不过他之前投了保,每亩得到720元的赔偿,而如果葡萄成熟时期遭受自然灾害而绝收,赔付金额是每亩2000元。他认为,种粮的风险其实也挺大的,买了保险,至少能保本微利,他肯定愿意参保,也会发动合作社成员一起参加。
还有一个问题:万一有人投保后,对农作物不再像以往那样精心管理、人为造成减产呢?“这其实就是保险业务中的道德风险。”参与制定目标价格保险方案的人保财险江苏省分公司农业保险事业部高级业务主管胡升祥说,保险条款中载明,如故意放弃或疏于田间管理,以及因种子质量问题或施用化肥、农药不当导致减产或绝收,保险人不负责赔偿。今后推开这项业务时,将以村为单位确定粮食亩产,那么,人为造成减产的个人就不会得到赔偿。对于这一问题,李臣认为,除非是败家子,正常人是不会故意减产的。“种粮买保险,跟开车买保险一样,有几个人会故意撞坏车子让保险公司理赔?”
许勤丰告诉记者,今年是武进区稻谷目标价格保险的试运行年,由于今年秋收季节遭遇连续阴雨,加上稻谷价格低迷,测算下来保险公司平均每亩要赔付183.3元,但保险公司仍然愿意开辟这一新业务,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以后每年都会出现今年这样的情况,这就为目标价格改革提供了市场化运作的可能。“明年,这一改革将真正实施;试点成熟后有望逐步推广。”(朱新法)
(网站编辑:qs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