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行业聚焦

【原创】从“蜂王”到“菜王”的跨界传奇

对于未来,“我将用三年的时间在终端市场进行练兵,探索出一个合适的终端销售模式”,将“八千蔬菜”这个品牌在河南省成功打响,让做品牌蔬菜的合作社都利用这个品牌,提升整个河南省蔬菜的品质和知名度。

经营蜂蜜30年,已经在食品行业获得成功的李红强,在2011年却转而涉足蔬菜产业。经过跨越式发展,历时3年,从新郑市知名合作社,发展为郑州市百强农业合作社,在2014年11月被评为“国家示范农民合作社”,新郑市八千乡邢庄村的民升种植专业合作社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种菜,勤勤恳恳育苗,做好示范带头作用。

缀满枝梢的小番茄

目前,园区内共有示范品种800多个,仅西红柿一个系列就多达200个不同的品种。在未来几年内,示范品种将成倍增长,达到2000多个品种。据了解,合作社董事长李红强还有一个身份是大唐蜂业的掌门人。

性状各异、颜色不同的苦瓜品种

麦田之中,产业“龙头”悄然升起

2015年11月20日,《长江蔬菜》记者驱车前往邢庄村,村西头的水泥路两边尽是绿油油的麦田,并没有看到想象中的蔬菜大棚。正在记者一边寻访一边犹豫徘徊之际,联系到了民升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总监王留。

冬季为达到保温效果,砖混大棚也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在他的陪同下,记者穿过邢庄村,邻近村北的一块麦田里,一幢幢坚固的砖混大棚进入视线,种植基地内规划整齐,基地内有一座净菜加工的冷藏厂房。正值北方寒冷的冬季,基地内200多个不同品种的番茄、长势各异的苦瓜品种,绿油油的甘蓝品种却争相绽放在中原大地,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致。这里便是国家级育苗示范基地,一个蒸蒸日上的专业合作社隐藏在一片麦田之中。

合作社董事长李红强,从90年代开始,开始经营蜂蜜企业,如今,“大唐蜂业”已经辐射北方超市。2011年,“蜂王”开始转型,涉足蔬菜产业,从生产蔬菜逐步发展为拥有品种展示和国家级育苗示范基地的国家级示范农民合作社,如今已成功获得蔬菜产业“龙头”的称号。

2年半跑18万公里,只为种菜

“两年半的时间,我跑坏了一辆奥迪轿车,那段时间基本上就是在车上度过的”。为了考察蔬菜种植的前景,民生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红强做了很多准备工作。对于一个以蜂蜜起家的“蜂王”,要做蔬菜行业的“龙头”,可没有那么简单。

 

新郑市民升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李红强

2011年,聘请的技术员因管理上的失误,番茄裂果严重,上万斤的番茄被倒掉,李红强这一年就赔了100多万。“2012年春节,亲戚朋友聚会,被问到桌上的菜哪些是我种的,脸上都挂不住了。”

“第二次聘请的技术员把我给忽悠住了,其实是徒有虚名,建成的大棚是最原始的那种。在一次大风来的时候,大棚膜都被风刮跑了。”虽然一再受挫,但李红强并没有轻言放弃,“我决定了做一件事情,即使困难再大,也要想办法克服,做到最好。”

技术总监王留介绍不同品种番茄生长情况

万事开头难,但无论如何也难不住李红强要把蔬菜产业做好的决心。他遍访技术能人,经过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的引荐,认识了王留。“2013年大年初六,我在王老师家吃了一顿饭,基本敲定了合作意向。没有等到过元宵,就把他接到了基地。李红强口中的王老师就是3年前来到民升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技术总监王留。后来李红强才知道,王留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种菜技术,更是他身上最宝贵的信息资源,也正是这些资源,把民升带到了育苗这条康庄大道上。

新品展示拧开育苗市场的阀门

从刚开始的蔬菜生产,到现在的品种展示带动育苗销售,这一条路,弯弯曲曲,但也因李红强锲而不舍的精神,这一条路也是螺旋向上,不断得到完善。

 

大棚内每畦都不同的番茄品种,用编号标示品种类型

 

“王老师来了之后,对合作社基地基础设施进行提档升级,合作社实行公司化管理,”李宏强说,“刚开始进行蔬菜生产,2013年虽然盈利了,但是前期基础设施的投入巨大,相对来讲仍微不足道。”为了提升公司效益,李红强让农户承担了一部分责任,“这样有助于提升种菜的积极性,公司与农户进行五五分成,将产量与农户的收益直接挂钩。”

即使如此,一年下来的利润仍然难敌前期巨大的投入。“一次去湖南走访,看到怀化某蔬菜基地成万斤的蔬菜被倒掉”,加上当年自己的芹菜市场价不到7分钱,李红强觉得种植蔬菜的风险依然很大,应该改变思路。

大棚内的水冷空调,为育苗提供适宜环境

确定以育苗作为公司的赢利点之后,李红强小试牛刀,2014年培育了几十万棵番茄苗,一棵种苗卖到0.3~0.5元,由于育苗市场少有人做,种苗供不应求,很快销售一空。看到如此高的收益,李红强将2015年的目标翻番,培育了近500万棵番茄苗。

同享“八千蔬菜”品牌,共同致富

“做农业很辛苦,但是到最后要是不赚钱,就很悲哀了”。李红强有一颗天下为公之心,他创建“八千蔬菜”,是为了更多的在农业中苦苦挣扎的人。“现在做蔬菜的很多人,以前都跟蔬菜不相关,要么是做房地产的、要么是开工厂的,没有蔬菜产业经验,不懂蔬菜,往往一夜之间就能让之前积累的财富打了水漂。”

大棚内生长壮硕的甘蓝

以民升蔬菜专业合作社为核心,20来个合作社形成了一个联盟联合社,“以后只要是这个联社的成员,都可以使用‘八千蔬菜’这个品牌”。李红强痛心疾首地说,农业不能再保守下去了,要资源共享,把自己的经验传播出去,让从事农业的人能少走些弯路。

长势良好的青翠芹菜

在具体的栽培方面,民升种植合作社也毫无保留,力求让农业技术惠及大众。“选中的品种在什么时候定植,什么时间采摘我们都会进行免费的跟踪技术服务指导,对于长期需要技术支持的园区,我们会派技术员进行常驻”,王留补充道,未来我们会有一个技术服务团队,对于售出的种苗进行跟踪服务指导。

漫漫蔬菜路,上下求索之

李红强并没有止步于此,他像一个思考者一样,苦苦思考蔬菜未来的路在哪?

“虽然现在育苗是小有成绩,但我依然还在摸索之中”。李红强对记者说,未来3年,是商业模式的试验阶段,“我只是提供一个成功的模式,其他的合作社和农业公司可以根据我的模式,做一个适合自己的调整,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把终端做好。”

已在使用中的净菜加工冷库房

“要把目标对准市场,我是一个种菜的,到最后还是为了要卖菜。”李红强坦诚说,育苗只是我在蔬菜产业上逐步探索出的一个自己的模式,但我最终的目的,还是要对接市场。据了解,从今年开始,李红强已经在新郑市滨河帝城社区开设了自己的蔬菜超市。

李红强的蔬菜不仅卖给终端消费者,他还进行B2B、O2O探索,将蔬菜对接新郑市酒店、学校等,并且在云家易购上注册了自己的“八千蔬菜”品牌,顾客可以在网上下单,滨河帝城的蔬菜超市就是一个线下提货点,线上订购蔬菜,线下提货。

从左至右:本刊记者潘瑞冬、社长吴三红、民升种植专业合作社董事长李红强、技术总监王留

“种植基地的对面,我还流转了200多亩的土地”,当记者问到为何不扩大规模,进行育苗和新品种展示时,李红强对记者说,“农业还是要适度规模,虽然现在已经是国家示范合作社,但还是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急功近利,要稳扎稳打。”

对于未来,“我将用三年的时间在终端市场进行练兵,探索出一个合适的终端销售模式”,将“八千蔬菜”这个品牌在河南省成功打响,让做品牌蔬菜的合作社都利用这个品牌,提升整个河南省蔬菜的品质和知名度。

(网站编辑:qsxs)

上一篇:【原创】蔬菜专业合作社成功的秘诀,看了您就知道哦!

下一篇:火辣遭遇阴雨 辣椒行情走弱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