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蔬菜种植

设施辣椒轻简化栽培技术,说清选址、建棚、选品等所有环节,一看就懂!

塑料大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冬春蔬菜生产和秋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供应的春淡和秋淡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塑料大棚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冬春蔬菜生产和秋冬蔬菜生产的主要设施之一,塑料大棚蔬菜产业的发展不仅有效缓解了当地蔬菜供应的春淡和秋淡问题,也是乡村振兴、产业兴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性产业。

在大棚蔬菜生产中,以辣椒(甜椒)种植面积最大,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大棚蔬菜种植种类,形成了春提早和秋延后两种主要的栽培模式。但塑料大棚辣椒生产中综合机械化水平低、生产用工多、劳动强度大,加上农村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加重,成为制约大棚辣椒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近年来,笔者利用承担“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设施蔬菜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的机会,从塑料大棚产地环境选择、宜机化生产塑料大棚规格要求、茬口安排、品种选择、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控、采收、生产档案管理等方面对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过程进行了总结,以期为塑料大棚辣椒优质轻简高效生产提供技术指导。

1   塑料大棚产地环境选择

塑料大棚生产基地宜选择生态环境好、远离污染源、交通便利,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同时选择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地下水位低于2 m、耕作层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或壤土地块。

2   宜机化生产塑料大棚规格要求

2.1

大棚结构宜机化设计要求

宜机化塑料大棚结构应满足《种植塑料大棚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57-2015)相关要求。

为确保小型机械在大棚内正常作业,宜机化塑料大棚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大棚室内无立柱,肩高2.0~2.2 m,长度40~60 m,相邻大棚应间距2~3 m;大棚跨度宜为8~10 m,可根据宜机化栽培垄型、机械与侧面安全距离,以及土地利用效率等指标灵活确定;大棚屋面宜为弧形,屋脊处坡度为15°~18°,以满足排水和紧固压膜线等功能;大棚侧面及屋面应设置通风口,以提高大棚自然通风效率,通风口处设置防虫网,减少室内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大棚东西山墙设置折叠门或推拉门,便于机械进出与调头;大棚应具有一定的结构稳定性,无基础条件下,钢管插入地下深度不低于500 mm。

推荐9.5 m跨宜机化塑料大棚设计方案。大棚为侧墙式塑料大棚,可栽培5垄辣椒。大棚骨架采用8 m标准镀锌钢管制成,主拱杆与副拱杆交叉布置,相邻拱杆间距为1.0 m(图1、2)。侧墙倾角为85°,肩高2.0 m,脊高4.7 m,跨度为9.5 m,屋面为圆弧形,屋脊处坡度为16°。侧墙和屋面设置通风口,宽1.0 m。其中侧墙通风口下沿距离地面高0.5 m,屋面通风口上沿距屋脊2.0 m。另外,大棚东西山墙设置折叠门,宽8.4 m,高2.2 m(图3)。

2.2

大棚结构宜机化改装要求

对于已建成的生产基地,为确保小型机械在大棚内正常作业,应对东西山墙进出口大门进行适应性改装,通过设置折叠门的方式确保机械自由进出,折叠门的设置可参考图3,提高机械化生产效益。

2.3

大棚配套环境调控设备

选用符合NY/T 1224要求、透光性高、流滴性好、防雾性能强的PEP、EVA、PO等无滴塑料薄膜,光合有效辐射波段380~710 nm,薄膜厚0.08~0.12 mm,透光率85%以上,具有防尘、防青苔的作用。配套电动卷膜装置,每侧1套,每棚2套,卷膜杆采用直径25 mm×厚1.2 mm的热浸镀锌钢管组成;配套大棚环境检测仪(温湿度仪器);棚的两个侧面安装防虫网。

2.4

大棚配套轻简化生产设备

塑料大棚辣椒轻简化生产的主要设备有撒肥机、旋耕机/深旋机、起垄+铺滴灌带+覆膜多功能一体机、秧苗移栽机、水肥一体化灌溉机/吸肥器及滴灌系统、电动喷雾器、黄蓝板、防虫网、杀虫灯、药剂熏蒸器等。

3   茬口安排

塑料大棚辣椒生产常分为早春茬、秋冬茬两种。早春茬:一般10~11月育苗,大苗越冬,翌年2月下旬3月上旬定植,4~8月采收上市;秋冬茬:一般7月上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9~12月采收,也可挂果至春节期间采收上市。

4   品种选择和种苗选择

选择适于当地生产茬口和目标销售地区消费特点,早春栽培耐低温弱光高湿,秋冬栽培前期耐高温、后期耐低温,抗相应茬口主要病虫害,优质丰产稳产、商品性好的辣椒品种。优先选用育苗场集约化培育的优质种苗,育苗方法参考尚庆茂等。

5   定植前大棚准备

5.1

大棚消毒处理

夏季土壤消毒:7月20日前后,利用南方高温湿热天气和辣椒生产空档期进行高温闷棚消毒。每667 ㎡土壤表面撒施1 000~1 500 kg水稻秸秆或菌渣或谷壳等有机物料,然后深翻,混合均匀,浇透水,覆盖地膜,地膜覆盖必须防止漏气,最后封闭大棚,高温闷棚20~30 d,使距地表25 cm的土层温度达到55℃。

冬春土壤消毒:选择化学农药或植物源、微生物源等消毒剂,于定植前15~20 d,进行土壤消毒。植物源或微生物源消毒剂方法,前茬作物拉秧后清洁大棚,旋地,先浇透水,后随水冲施消毒剂,用量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然后覆盖塑料膜,四周压严实,15 d后揭膜散气,待气体完全挥发后即可整地作畦。化学农药消毒剂方法,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在旋地时直接撒施,用药量5~6 kg/667 ㎡;或用36%三氯异氰脲酸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在旋耕时喷施,平整后再喷1次,用药量0.5~1.0 kg/667 ㎡。

5.2

基肥施用

土壤翻耕深度应不小于30 cm,适宜耕整地作业的土壤绝对含水量在15%~25%。可采用小型旋耕机或拖拉机牵引大型旋耕机。小型旋耕机适合所有结构类型的塑料大棚;拖拉机牵引大型旋耕机要求塑料大棚无立柱或仅有中间立柱。旋耕后田角余量少,田间无明显漏耕,漏耕率≤1%,没有二次回耕、壅土、壅草现象。对旋耕机具的需求:适合黏性土壤,耕幅60~100 cm,耕深30~50 cm,生产率1 000~1 333 ㎡/h。

基肥采取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配施的原则,实行测土配方施肥。一般每667 ㎡施入适量的复合肥、堆肥(腐熟农家粪肥)或有机肥料,以及谷壳、菌渣、秸秆(表1)。

5.3

起垄(作畦)覆膜

栽培畦(垄)应依大棚走向作畦。采用双行定植模式,栽培畦上底宽80 cm左右,下底宽100 cm左右,双滴灌带,栽培畦和沟宽度120~160 cm,栽培畦高度20~30 cm。

可采用小型起垄机械或起垄、作畦、铺设滴灌带和覆膜一体化机械。起垄(作畦)作业要求垄形平整,垄表面土壤细化度高且上实下松,垄沟回土、浮土少。栽培畦间距、上底宽、下底宽、高度合格率大于80%,起垄碎土率不小于85%。

对小型起垄机械的需求:适合黏性土壤,开沟深30~40 cm,宽度20~40 cm,1 h能操作1 333 ㎡地,培土顶15个以上人员同时工作,省钱省力。

对覆膜机需求:覆膜宽120~150 cm,底盘高35~50 cm,适用垄宽80~120 cm,适用垄高50 cm以下。

6   移栽定植

当棚内10 cm土温稳定在12℃以上时,于晴天下午挑选壮苗定植。辣椒栽培采用1穴1株的定植方法。栽植密度应根据品种特性、土壤肥力及管理水平确定(表2)。株高大、开张度大的植株密度宜小些,以2 000~2 500穴/667 ㎡为宜,株型紧凑的品种宜2 500~3 000穴/667 ㎡,深沟高垄、双行种植,定植后浇定根水,用土覆盖定植孔,压好定植孔周边地膜。秋延栽培定植后需加遮阳网防高温,同时做好防雨措施。

可采用简易定植器(小规模使用)或移栽机进行移栽定植(适合专业化服务)。采用简易定植器时,要求栽培畦土壤疏松;采用蔬菜移栽机时,应与5.3起垄作畦机械配套,选择双行定植机械。

适宜机械移栽的辣椒苗质量:株高达20 cm左右,具10~12片真叶,节间短,叶色深绿,叶片厚,根系发达,须根多。

7   田间管理

7.1

温、湿度管理

早春栽培,定植后l周内密闭大棚,尽量提高温度,夜间采用多层覆盖以保温防冻,白天揭开覆盖物透光,以提高地温。幼苗长出新叶后,白天棚温高于30℃时要适时适度通风,排湿降温,防止植株徒长;夜间棚温控制在15~20℃,地温14~18℃。进入4月后,当夜间温度在15℃以上时,撤掉大棚内的小棚膜,昼夜通风。4月中下旬后将大棚围膜收起,促进通风降温。

秋冬栽培,定植后2周内覆盖遮阳网,收起大棚两边的裙膜,促进通风降温。10~11月气温开始下降,也是辣椒生长发育旺盛期,以促进坐果为主。当外界最高温降至30℃以下时,揭去遮阳网;当夜间气温降至16℃以下,晚上放下四周棚膜保温,白天温度高时仍要通风。

12月以后,气温逐渐下降,霜冻时应加强防寒保温。当夜间气温低于12℃时,在大棚内扣小棚。当气温低于8℃,小棚上加盖草帘或无纺布。如气温降至0℃以下时,可在小棚上先覆1层无滴膜,再覆1层无纺布,之后再盖1层旧农膜,既可保温,又可防止棚膜上的水珠滴到辣椒上,产生冻害。为改善光照,小棚上的覆盖物宜每天早揭晚盖。

7.2

光照管理

辣椒早春栽培,应以补光而不降温不增湿为原则进行管理。定植后生长前期应尽量增加光照,及时清除透明覆盖物的污染,促进作物前期的正常生长发育。

辣椒秋延栽培,前期应覆盖遮阳网,遮阳网覆盖以大棚垂直投影面积不被阳光直射为宜,防止暴晒。后期收起遮阳网,保证充足的光照。

7.3

水肥管理

采用水肥一体化灌溉系统,随植株的生长发育进行精量灌溉施肥。

早春栽培:2~4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面临低温阴雨寡照高湿的天气环境,光合作用不强,容易徒长。应适量补充促进光合作用、防止徒长、增强抗性的叶面肥,如0.3%~0.5%磷酸二氢钾溶液,每5~7 d喷施1次,促进植株尽快坐果。

湿度大光照弱时,可用15~20 mg/L 2,4-D或35~40 mg/L防落素喷雾1~2次,以保花保果,间隔7~10 d。辣椒开始采收后,每采收2~3批果,施肥1次,每次每667 ㎡用可溶性复合肥10~15 kg或有机水溶肥5~10 L。

秋延栽培:幼苗定植后7~10 d,每667 ㎡用可溶性复合肥10~15 kg施提苗肥1次。门椒坐果后,随水追施硫酸铵20 kg/667 ㎡。盛果期,一般每采收2次需追肥1次,同时每隔7~10 d叶面喷施1次0.1%~0.3%磷酸二氢钾液。

由于高温干旱诱发的病毒病是影响辣椒秋延后栽培高产稳产的最主要病害,因此定植后到11月中旬以前要使辣椒的根际土壤始终保持湿润状态,忌大水漫灌。11月中旬以后,天气渐凉,此时辣椒对水分的需求有所下降,仍需保持辣椒根际土壤一定的湿度,具体标准则以手抓土壤感觉到有湿气,土壤看起来不干枯发白即可。 

7.4

植株管理

①整枝、搭架   花期,打掉门椒以下全部侧枝,并摘除门椒。封行前,搭架,可在畦垄的两侧用铁丝或竹竿支撑绑架固定,防止倒伏。

 ②授粉   早春栽培为提高坐果率,增加产量,采取熊蜂授粉的方法。每棚可放1箱熊蜂,放蜂期间,禁用杀虫药。若使用杀菌剂、杀虫剂时,应将熊蜂转移到另外大棚,待药效期结束(10 d以上),再返回。连栋大棚,每667 ㎡放2箱熊蜂即可。

8   病虫害防治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综合利用农业、物理、生态、生物防治以及化学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选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轮换用药,合理混用。

8.1

辣椒中的主要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疫病、青枯病、白绢病、根结线虫病、炭疽病、疮痂病、病毒病等;主要虫害有蓟马、白粉虱、红蜘蛛、茶黄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青虫、小菜蛾等。主要生理病害有日灼病、冷害、盐害、缺素。

8.2

防治方法

①农业防治   与非茄科作物轮作3 a以上。有条件的地区可实行水旱轮作。选用高抗、多抗性品种。减少病虫源,及时清除大棚内植株老、病、残叶,每茬种植前进行大棚消毒。

②物理防治   大棚两边和前后门设置防虫网,防止外部害虫进入。每个大棚[标准棚8 m×30 m,一般是(8~10)m×30 m]悬挂10~20块黄板诱杀蚜虫和粉虱等,悬挂10~20块蓝板诱杀蓟马。利用频振式杀虫灯、黑光灯等诱杀害虫,按照1.33 h㎡/盏的密度安装杀虫灯。

③生态防治   早春栽培可采用垄沟铺设锯末、稻壳和粉碎秸秆等方法,降低大棚湿度以控病。夏季休闲季节,采取太阳能高温闷棚方法进行土壤消毒。

④生物防治   在病虫害易发期或发生初期,可采用生物方法防控病虫害。常见病虫害生防制剂或天敌昆虫见表3,生防制剂使用浓度参考相应产品说明书。

⑤化学防治   对塑料大棚病虫害进行早期监测、预警,在病虫害暴发初期采用塑料大棚自动化打药系统进行病虫害防治。化学用药主要如表4。

⑥生理性病害防控   塑料大棚辣椒生产发育过程中的生理性病害,症状和防治措施见表5。

9   采收

综合果实发育情况、消费市场需求、市场价格适时采收。果实应成熟一致、大小均匀整齐,果面无损伤、无病虫为害状。

信息来自《长江蔬菜》2023年4月下

上一篇:执法人员提醒: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蔬菜农残超标

下一篇:HNK、HFK、KOM...买肥遇到这些字母,当心!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