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新闻快讯

院士团队嘉鱼育种打破国外垄断 “思特丹”成长江流域甘蓝主栽品种

思特丹”又名“中甘1305”,为晚熟圆球越冬甘蓝品种,推广种植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攀升。

国庆节前后,嘉鱼县蔬菜种植户忙碌着定植甘蓝。“中国甘蓝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智远率领团队与湖北金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攻关,在嘉鱼选育的甘蓝新品种“思特丹”打破国外垄断,成为长江流域越冬甘蓝主栽品种。

甘蓝新品种——“思特丹”

湖北金润公司数据显示:2018年2000亩,2019年2万多亩,2020年4万亩,2021年5万多亩,预计今年7万亩……种子通过市场渠道销售,前期主要供应给嘉鱼县蔬菜种植户,今年销量占全县越冬甘蓝种子市场份额七成。2021年开始向外地拓展,主要流向省内宜昌、襄阳、荆州、荆门、天门,省外上海、江苏等地。

方智远院士团队核心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长、甘蓝类蔬菜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张扬勇介绍,双方合作始于2008年,当时国内越冬甘蓝种植以日本、荷兰等国外品种为主导。在嘉鱼合作进行品种筛选、培育,前5年颇为曲折,“选育出来的品种,有的确实耐寒,但长势不好;有的长势很好,但颜色又不符合要求……总之跟国外品种有明显差距,不太对路。”2013年开始,双方决定主攻耐寒圆球甘蓝;2018年终于修成正果,“思特丹”横空出世;2019年该品种“大爆发”,亩产值突破万元;特别是2020年疫情时,很多外地蔬菜运不进来,种植在地里的“思特丹”,为当地蔬菜稳产保供发挥了重要作用。

张扬勇表示,经过连续4年验证,“思特丹”已全面超越国外同类品种,扭转越冬甘蓝种子严重依赖国外的被动局面。

湖北金润公司生产经理张建建回忆,10年前,市场上国产甘蓝种子很少,销量也不大,90%以上都是进口品种,如M-3、荷兰皮球等;进口种子往往采取“饥饿营销”,一般按市场需求70%投放,种子一到,销售部门口凌晨两三点就有人排队买,“如今有了优质国产种子,不再受制于人,我们随时都可以买!”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了解到,一包“思特丹”种子10克左右,大概2200粒,市场售价65元,比进口的同类品种便宜。进口的同类品种最贵每包130元,只有2000粒左右。

这些天,潘家湾镇肖家洲村村民李茂华在菜地里忙碌着,为新定植的10亩“思特丹”浇水。几年前,他种植的甘蓝还是进口品种“绿缘”,如今也替换成国产品种,“这个品种比国外的要好,抗寒优势突出,采摘期较长,可从头一年12月底,采摘到第二年3月底。”他说。

同样为“思特丹”叫好的还有蔬菜种植大户徐佳明。9月下旬以来,他聘请三四十名帮工,在江边蔬菜基地定植“思特丹”,截至9月30日,定植百余亩,规模比往年更大。徐佳明说:“思特丹”亩产值最高可达1.2万元,而其他品种只有三四千元,“这个品种能赚钱!”

与湖北金润公司合作14年,方智远院士团队设在嘉鱼县潘家湾镇的科研试验田换了三块,从最初的几十亩,扩大到如今的200亩,试种、示范蔬菜品种500余种,成功选育出“思特丹”等系列越冬甘蓝品种。科研团队每年多次来嘉鱼,深入田间地头开展选育试验。“方院士最近一次去嘉鱼是在2019年11月,当时老人家已80岁高龄。我们团队每年要去嘉鱼三四次。”张扬勇说。

2021年,嘉鱼县潘家湾镇以10.08亿元蔬菜产值,跻身农业农村部“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方智远院士表示,“思特丹”品种的育成,既是科学家们紧密结合产业需求不懈努力的结果,又是科企融合、科产融合的成功案例;设在嘉鱼的试验田贡献巨大,尤其在越冬甘蓝选育方面发挥的作用独一无二、不可替代,既是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试验田,也是打赢甘蓝种业翻身仗的前沿阵地。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本公众号上的部分文章、图片为转载,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在30日内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谢谢!

上一篇:全国辣椒产区之首 !从生产、加工到销售“一手包办”,这个城市怎么做到的?

下一篇:世界领先!增产277.19%,亩产值6.6万,这项技术获2项国家专利!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