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蔬菜的流通之旅:起早摸黑、风吹日晒,种菜卖菜真的很辛苦!
每天清晨,很多市民都会涌入菜场、超市,挑选新鲜的蔬菜买回家。市民进菜场买菜时不会知道,从深夜到清晨,不少从业者都在为他们的饭桌忙碌。那是我们看不到的城市另一面。
种类众多、营养丰富的青菜,每一棵都是菜农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筑出来。他们起早摸黑,风吹日晒,悉心照料,成熟的蔬菜被采摘后,连夜转运到城区批发市场,伴随着朝阳升起,进入江城千家万户。
▲蔬菜种植户薛家人,正在酷热的大棚内收割蔬菜
清晨5时:菜农田间地头耕地除草
武汉市黄陂区武湖农场,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两旁,数十个蔬菜大棚顺坡而建。在菜农薛满意的大棚里,生菜、油麦菜刚刚露出绿芽,夏季时令菜毛白菜长势喜人,静待收割。
菜地生机勃勃,郁郁葱葱,得益于1个月前的辛勤播种。菜农们习惯早起,清晨5时,当人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时候,薛满意就起床开始忙碌,他用微耕机将菜田翻整一下,再用滚筒把土压平,施上肥料。傍晚,再将一粒粒菜种播撒进土里。
▲蔬菜种植户薛家人,正在酷热的大棚内收割蔬菜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薛满意也不能闲着。每日起早床,来到菜田,拔去野草。每隔三四天,给蔬菜浇浇水,每隔五六天,打一次药。
30岁的薛满意是河南驻马店人,2016年5月,一家人来到武汉承包了15亩菜地,建起了9个蔬菜大棚。种植蔬菜,主要看天吃饭。 刚来没几个月,就遭遇了2016年的大暴雨,菜田几乎全被淹了。“虽然颗粒无收,但是前期投资了15万,只能咬牙坚持下去。”
刚来武汉的那一年,薛满意每天就从菜地里扯几把蔬菜,就是一家六口人的中餐。晚餐,有时候就是简单的一碗青菜面。“种蔬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去照料。所以,我们家吃饭,一粒米一根菜都不会浪费。”薛满意说,儿子和女儿也知道父母种菜不容易,吃饭都格外节约。
中午1时:顶着烈日手工采摘
“最近天气热,大棚里更热,但是早点采摘才赶得上晚上菜贩收菜。”昨日中午1时,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刻。薛满意和父母妻子一起下地收割蔬菜。批发商当日预订了600斤毛白菜,一家四口必须赶在晚上8时前采摘完,运到批发市场交易。
左手握住菜梗,右手拿小刀从根部轻轻一切,掰掉一两片品相不好的菜叶,稍加整理后放入身旁的菜筐,顺手码好,再带着小板凳向前挪一位。蔬菜大棚里,一家人汗流浃背地重复着这一系列动作。“稻谷可以机械化收割。蔬菜只能人工采摘,割掉根部,掰掉发黄有虫眼的菜叶。”薛满意说,这些农活,机器做不了。
为什么选在气温最高的中午收割?薛满意告诉记者,中午1时开始收割,忙碌7小时将蔬菜交给批发商。批发商再与二级批发商或零售商交易,可以保证第二天清晨农贸市场的蔬菜,保持新鲜的卖相。经过一些保鲜措施,第二天傍晚蔬菜都不会坏。但是当日清晨采摘的蔬菜,可能撑不到第二天傍晚就焉了。
▲蔬菜种植户薛家人,正在酷热的大棚内收割蔬菜
此外,蔬菜采摘过程中也会造成一定损耗。薛满意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30米长6米宽的蔬菜大棚,毛产量1500斤,净产量只有1000斤,大约三分之一的菜叶要扔掉。
今年7月,连续的强降雨,导致蔬菜的损耗就更大,大约60%的菜叶都要扔掉。“所以,市民餐桌上的炒青菜,已经是菜地里精挑细选的三分之二了。”薛满意说,作为菜农,他比谁都知道蔬菜的来之不易。
晚上8时,薛满意的大棚里已经整整齐齐地码好了5筐蔬菜。每筐蔬菜有100多斤重,需要父子二人合力抬起。薛满意和父亲沿着两个大棚之间的小路,将一筐筐蔬菜扛到路边的大货车里。随后,薛满意驱车25分钟,将600斤毛白菜送到批发市场。“今天的批发价不错,每斤3元。但并不是每天都能卖出好价,最低0.6元一斤的毛白菜也卖过。”
次日3时:夜色中在批发市场流通
凌晨1时的武汉,马路上空无一人,大部分路边小店也关门谢客,夜空中点点繁星和盏盏路灯亮光形成呼应,照亮夜归人的回家路。
位于关山的立信生鲜大市场内外,一片繁忙。此时,开始有大小不一的厢式货车进入批发市场,有的车开到了市场门口,有的停在路边等待。
51岁的张师傅将一车3吨重的蔬菜拉到了立信生鲜大市场内。他的车比较大,拉的货多,一车装了五六种蔬菜。
▲蔬菜种植户薛家父子,把收割好的蔬菜运上车,准备进入市场
进入批发市场,张师傅开始卸货、分拣、清理。运输过程中,部分表层菜叶受到挤压,有点“焉”了,他要及时把这些品相不好的菜叶掐除,“零售摊贩到我这里来批发的时候,也会挑挑选选,我们得提前把蔬菜处理一下,才能卖个好价。”张师傅告诉记者,运输环节,大约有两成左右的损耗。
凌晨3时至5时,陆续有二级批发商来张师傅这里进货。一番讨价还价,3吨蔬菜也消耗了大半。“网上有个问题‘你见过凌晨4点的武汉吗?”张师傅笑着说,做蔬菜批发生意15年,他见过5000多个“凌晨4点的武汉”。
▲关山立信生鲜市场内,正在销售
立信生鲜大市场相关负责人陈先生告诉记者,市场里,像张师傅这样的商户有560个,做蔬菜生意的大概有260个。市场的蔬菜进出量,平均每天130吨左右。
次日8时:市民买到带着露珠的蔬菜
清晨7时,天边刚刚露出微曦,马路上的人群和车辆逐渐多了起来。早点摊前蒸腾出缕缕热气,环卫工人穿梭在大街小巷清扫,步履匆匆的行人赶往上班地点。
▲武昌中南二路菜市市场正在交易
此时的批发市场,张师傅的货车前围了几个零售摊贩。他们有条不紊地清点进出货品,将蔬菜等农副产品分发至江城各销售终端,供市民采购。
零售商采购完,又消耗了部分蔬菜。张师傅要将剩下的蔬菜运输到学校和企业的食堂。忙到接近午时,他才能回家睡个囫囵觉。
做蔬菜批发生意不比上班通勤,有双休节假日。张师傅说,除了春节那几天,他几乎每天都在菜田和批发市场之间穿梭。“我做批发生意,老婆在市场有个零售摊位。从早到晚,批发市场里,总能看到我们夫妻俩的身影。”
此时,张师傅的妻子早已赶到市场,将丈夫预留的一些蔬菜,整齐码放在自己的零售摊位上,等待第一批客人光临。
早上8时许,早起的市民们,赶到农贸市场和超市里,将菜叶上尚有露珠的蔬菜买回家。或者中午,或者晚上,这些新鲜蔬菜就会变成一道道美食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
来源:楚天都市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