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黄瓜温室冬春茬种植技术,播种育苗、定植管理、病虫防治……超详细!
1、播期确定
水果黄瓜单株结瓜多,高产潜力大,适宜在保护地内生长栽培,早春塑料大棚栽培,苗龄30 天左右。早秋大棚栽培,苗龄25 天左右。
2、播种育苗
每亩需种量100 克。播前进行浸种催芽,以利出苗。播种应选在阴天刚过的连续晴天上午,力争上午播完。从播种到出苗期间应该尽量使育苗设施内维持较高的气温和地温,其适宜温度白天25~30℃,夜间不低于15℃,地温18~20℃。一般幼苗4~5 天即可出土,在这几天时间里,苗床一般不通风降温,也不能浇水。
幼苗出土后,温度应保持在白天24~26℃或稍高些,夜温12~15℃,以形成一定幅度的昼夜温差,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促进幼苗健壮。当幼苗长到第2~3 片真叶时,夜温以12~13℃较好,因为低夜温有利于雌花的分化。通风量的大小仍以温、湿度的变化来确定。
一般随着外界气温的回升,白天应逐渐加大放风量,延长放风时间。定植前7~10 天是炼苗期,主要进行低温锻炼,使苗床内的温度接近定植后的环境温度。温度应控制在白天20~25℃,夜间8~12℃。播种前要求浇足底水,幼苗出土后,一般不再浇水,可采取分次覆土来保持土壤水分。大部分幼苗出土后要覆土1 次,以后还要覆土2~3 次保墒。
3、整地施肥
定植前及时翻耕20~33 厘米,晒垡7 天左右,施入基肥,耙平整细。基肥可用优质农家肥每亩5000~10000千克、饼肥150~200 千克。2/3 农家肥全面撒施,翻耙2~3 次,使粪土混匀,耙平后做;其余1/3 农家肥和全部饼肥,于做畦后沟施。整地施肥之后,做龟背形高畦或马鞍形高畦,畦高10~15 厘米,宽130 厘米。小行距55厘米,大行距75 厘米。地膜高畦中留一浅沟,用于膜下浇水。做畦与覆地膜要在定植前5~7 天完成,以利提高地温。为使行内植株充分采光,高畦一般为南北向延长。
4、定植
具体定植日期还要考虑日光温室内的小气候是否能满足迷你黄瓜温度的要求。一般水果黄瓜根毛发生的最低温度为12℃,生产上掌握在距温室前沿30~40 厘米处,10 厘米地温连续3~4天稳定在12℃以上时定植。若定植后扣小拱棚,可在10 厘米地温稳定在10℃左右时定植。定植日期应选在“阴尾晴头”天气的晴天上午。如果定植时遇阴天,可停栽或干栽,待天气转晴时再浇水,防止湿冷结合诱发病害和寒害。
5、定植后的管理
定植后,为促进缓苗,应密闭保温,有条件的可加设小拱棚或覆盖无纺布,以增温保温。一般缓苗期间要求气温白天28~30℃,不超过35℃;夜间22~20℃,不低于18~16℃。定植后4~6 天轻浇缓苗水,用膜下暗灌法,只浇小沟不浇大沟,避免地温明显降低。缓苗后,水果黄瓜开始抽生主蔓,为保证其直立生长,受光姿态良好,应及时插架绑蔓。
水果黄瓜架一般用支架或吊蔓,绑蔓采取“S”形弯曲绑法,绑蔓时,及时掐去卷须、疯杈、雄花、过密雌花,以减少不必要的养分消耗。根瓜坐住前管理应以促根控秧为主,根瓜坐住后,瓜条迅速膨大,应依墒情和植株长势决定是否浇坐瓜水(或称根瓜水)。
根瓜水和肥宜小不宜大,底肥少的,可结合浇根瓜水追施一次腐熟饼肥或复合肥,每亩饼肥150千克,或磷酸二铵20~30 千克,施后与土壤混匀盖严。此期茎叶生长和果实生长同步进行,生产上要保持秧果生长平衡关系。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适时调节温度,避免出现高温伤害和低温伤害,特别是注意防止高温伤害。
此期间一般采用“四段变温管理”,即保持晴天白天上午28~30℃,维持5~6 小时,不超过35℃;下午25~20℃;前半夜18~15℃,维持4 小时左右;后半夜13~10℃,最低不低于5~6℃。根据“少施勤施”原则,采取“隔水追肥”或“水水带肥”方法施肥。每亩每次追施硝酸铵15~20 千克,或尿素10~15 千克,或硫酸铵15~20 千克。
结瓜期若植株生长势弱,叶片发黄时,可配合叶面施肥,用0.2%~0.3%的尿素加0.2%~0.3%的磷酸二氢钾混合叶面喷洒,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提高抗病能力,促进果实生长,延长采收期。水果黄瓜结瓜期植株生长量大,蒸腾作用旺盛,需水量大,而黄瓜根系喜湿怕旱不耐涝,宜“小水勤浇”,保证土壤湿度80%~90%。
结瓜期注意采取措施使植株充分受光。要合理水肥供应,防止茎叶徒长造成田间郁闭,中后期要摘除底部老叶、病叶,并加强放风降温排湿,加强病虫害防治,尽量延长功能叶的寿命。进入顶瓜期以后,要减少浇水次数,促使养分回流,促使回头瓜坐瓜。回头瓜开始膨大时,再增加浇水和追肥。
6、主要病害防治
水果黄瓜病害较多,危害也较严重,特别是霜霉病、枯萎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等。
霜霉病:
又称黑毛、跑马干,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叶片;初时在叶片上出现黄色小圆斑,后扩大,受叶脉限制,形成多角形黄色病斑。霜霉病的流行主要决定于温度和湿度,尤其高湿是发病的重要因素。一般气温在14~26℃,相对湿度大于80%,叶片上有水膜时,病菌最易侵入。
农业及综合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尽量避免重茬、缺肥、地势低洼、窝风、排水不良的地块;在温湿度管理上,尽量减少和避开病菌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范围;根据土壤肥力及时追肥,增强植株抗性;高温闷棚。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 倍液,或58%瑞毒霉·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 倍液,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等喷洒,每7~10 天1 次,连喷3~4 次。在棚室密闭条件下还可用喷粉防治法,可用5%百菌清粉剂,每亩药量1 千克,喷药粉后1小时就可以通风。
白粉病:
俗称白毛,真菌病害。该病主要危害植株叶片,其次是茎和叶柄。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但一般在黄瓜生长后期即结瓜期发病最多。发病初期在叶上产生白色近圆形星状小粉斑,形成边缘不明显的连片白粉。严重时整叶、叶柄、茎蔓上都布满白粉,失去光合作用,最后叶片干枯。白粉病的发病温度范围为10~30℃,最适温度为20~25℃,病菌对湿度的要求较低,在25%~80%均可发病。
农业及综合措施:选用抗病品种;设施栽培时注意通风透光,加强肥水管理,防止干旱,防止植株徒长和早衰;可喷27%高脂膜乳剂100 倍液,使叶面上形成一层薄膜以阻止病菌侵入。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 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50%多硫悬浮剂300~400 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1500~2000 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等喷洒,以上药剂可交替使用,每7~10 天1 次,如果发病严重,可3 天喷1 次,连喷2~3 次。在播种或定植前对保护地进行熏蒸消毒,可用45%百菌清烟雾剂,每亩用量250~300 克;也可用硫磺粉熏蒸,每100 立方米的大棚空间用药量为125 克硫磺粉,与250 克锯末均匀混拌,分几处放在瓦片上加火熏蒸,密闭棚室一夜即可。
根结线虫:
受害后植株生长缓慢,产量低,严重时植株枯死。线虫以卵或幼虫在土壤中越冬;线虫危害的适宜土温为25~30℃,适宜土壤湿度为40%~70%。土质疏松、盐分低、通气性好的土壤和重茬地,适宜线虫活动,病害严重。
农业及综合措施:可在夏季休闲时进行,深翻土壤约50 厘米,灌大水直至饱和,上面铺盖地膜,密闭棚、室15~20 天,可显著降低线虫密度;与葱、蒜、韭菜或大田作物实行2~3 年的轮作;选用大田土等无病土育苗;进行嫁接栽培;注意保持田间清洁,及时清除黄瓜病根。
化学防治:播种之前用药消毒苗床,每平方米用1.8%阿维菌素乳油1 毫升,加一定量的细土拌匀,均匀撒于苗床,与床土混匀。定植时每亩可用10%克线丹颗粒剂4~6 千克,或3%米乐尔颗粒剂24 千克开沟施入,或每亩用灭线宁3 千克与底肥一起施入,或穴施10%力满库颗粒剂50 千克左右。定植后30~40 天开始用1.8%阿维菌素乳油1000 倍液灌根,每株200 毫升,每10~15天灌1 次,连灌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