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生产中这些问题你是不是也很头疼,看看专家怎么解决!
摘要:文章以粤西地区和济源市的蔬菜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达到促进当地蔬菜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目的,同时对其它地区蔬菜产业发展起到借鉴的作用。
1、品种结构不合理
蔬菜生产存在盲目性,加上政府农业部门较难指导品种布局,往往造成某些品种种植面积过大,出现产品供大于求的现象。
2015年冬种辣椒、菜豆面积过大,致使价格急剧下跌,2016年1月上中旬,辣椒地头收购价为1.0 元/kg,菜豆地头收购价为2.0 元/kg,比2014年同期下跌60%以上;但黄瓜价格为3.6 元/kg,番茄价格为2.4 元/kg,却比2014年的同期上升20%左右。因此,蔬菜生产存在盲目性,产品价格波动过大,对生产者造成不利的影响。
2、品种更新速度较慢
蔬菜生产中,有的品种已种植多年,甚至10多年,种质退化、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病害发生严重,致使农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不但造成环境污染,还降低产品的食用安全。
3、土传病害发生严重
蔬菜种植效益是粮油作物的5倍以上,土地连作现象严重,寄主范围广;且粤西地区高温高湿季节长,暴风雨天气多,利于病菌传播;此外,土壤酸度大,也利于病害的发生。
近年来,粤西地区蔬菜土传病害发生严重,有的病害已成为毁灭性病害,如辣椒病毒病、黄瓜枯萎病和病毒病、茄子和番茄青枯病等,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4、盲目施肥
很多菜农施肥不科学,一是重施化肥而忽视有机肥施用;二是氮、磷、钾肥施用比例不当(尤其是偏施氮肥);三是忽视中、微量元素的施用,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差,影响作物根系生长,不但浪费肥料、污染环境、引发病害发生,还造成蔬菜减产、品质差、不耐贮运。
此外,土壤中钙、镁、硼、锌、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也造成了脐腐病、叶片黄化、畸形果、茎裂变、花而不实等多种生理性病害。
5、农药使用不合理
蔬菜生产中病虫害发生较严重,因此农药使用频繁,但菜农不科学使用农药,甚至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造成环境污染和蔬菜农药残留;还有不少农户喜欢多种农药混合,不对症下药,不但防治不了病虫害,还产生了药害;另外,不注意轮换使用农药,导致病菌、害虫抗性增加。
上述原因不但造成用药成本和人工成本增加,还污染环境、降低农产品食用安全性。
6、管理较粗放
蔬菜生产管理粗放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农户同时种植多种蔬菜,种植面积较大,劳动量大,又不舍得花钱雇工,在中耕除草、施肥、植株调整、病虫害防治等农事操作时,往往错过关键时间节点。
这不但影响作物生长,还导致病虫害发生严重,尤其是在蔬菜价格不好的情况下,更是放松管理,让其自然生长。此外,密植现象较严重,很多农户不重视整枝摘叶和疏花疏果,造成产量下降,病虫害发生严重,产品品质变劣。
7、综合防控意识薄弱
很多种植户对不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治,病虫害发生时才喷药,见病治病、见虫治虫的现象很普遍。事实上,病虫害发生后喷药防治效果不明显,尤其是对于病害来说,只能减轻为害程度,不能彻底治理病害,因为土壤和植株已潜伏了大量的病原菌。
8、种植时间安排不当
一般来说,农户是按季节播种作物,同一品种播种时间基本相同,往往造成产品上市时间过于集中,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利用简易设施育苗积极抢种或利用简易方法保护种植的农户不多。从多年调查的结果来看,春季利用设施育苗提早种植,或是冬季利用简易方法保护增温而推迟种植的农户获得了较好的效益。
9、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严重
近年来,粤西地区蔬菜生理性病害发生较严重,如番茄脐腐病、裂果病、茎腐病,黄瓜弯瓜、大肚瓜、蜂腰瓜,叶片缺素症及落花落果等,使作物产量产量损失10%~30%,且品质下降。
但农户只注重侵染性病害防治,而轻视非侵染性生理性病害防治。
10、标准化生产水平较低
济源市围绕蔬菜生产先后制定了番茄、黄瓜、芹菜、辣椒等作物的省、市级地方农业标准20项,并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指导等多种方式进行推广应用,蔬菜质量整体提高。
然而,在绿色蔬菜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过程中,仍有少数蔬菜产区对蔬菜标准化生产认识不足,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难以落实,导致整齐度、商品性等下降,严重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11、品牌优势得不到显现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济源市蔬菜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培育出了玉奥、 愚公家乡等蔬菜品牌,产品远销北京、香港、广州、武汉、西安等大城市。
但是,这些品牌的市场知名度仍不够高,市场占有率也不够大,各蔬菜生产区尚处于各自为政、自我发展的阶段,还未形成强大合力。
1、调整品种结构
蔬菜生产不仅要考虑市场需求、外销和本地销售的情况,还要考虑天气情况,不能看到去年种什么赚钱就种什么,种什么亏本就不种。
从近年的生产和销售情况来看,黄瓜、番茄的价格较平稳,产量高、采收期长,货价期长,因此,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而辣椒、菜豆的价格不理想,且病害发生较严重,产量下降,建议减少种植面积。
2、加强新品种推广力度
各级农技推广部门要根据本地蔬菜生产实际,认真选择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作为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点,以点带面地开展推广工作,并在品种的最佳展示时期,组织当地专业合作社、蔬菜种植户到田间进行观摩与交流,通过零距离的接触,加快新品种的推广速度。
3、合理轮作、调节土壤酸度及推广嫁接苗栽培
实行科学的轮作制度,避免同类蔬菜轮作,应与葱、蒜轮作,以减轻病害,有条件的地方最好实行水旱轮作,可有效地杀灭病原菌。
粤西地区的土壤多呈酸性,土传病害在酸性土壤中易发生,因此,可结合整地667 m2施用石灰25~50 kg,不但可中和土壤酸性,起到杀菌消毒作用,还能大大减轻土传病害发生。利用砧木对土传病害具有高度抗性的特点,大力推广嫁接技术,以减轻枯萎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土传病害的发生。
4、科学施肥
一是坚持有机肥与无机相结合,适量增施有机肥能改良土壤结构,配施化肥,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肥效;二是做到平衡施肥,根据不同蔬菜及不同时期的需肥规律进行施肥,不但要重视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的配合施用,还要注意硼、钙、锌、镁、钼等中微量元素的施用;三是坚持勤施薄施的原则,有条件的最好实行肥水一体化灌溉施肥技术,以减少肥料流失,减轻环境污染。
中微量元素除个别作为基肥施用外,一般在中、后期作叶面肥喷施。
5、加强农药管理和合理使用农药
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管力度,抓好生产商、经销商的农药产销环节,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杜绝高毒、高残留农药的生产和销售。对经营业主进行培训,加强农药的安全使用意识,加大对农药合理使用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作用,加强对农药使用的技术指导,使菜农合理正确使用农药,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安全。
6、提高管理水平
蔬菜产量偏低及病虫害发生严重,与管理跟不上有很大关系。相对于其他农作物来说,蔬菜的生产管理要求较严格和较精细,中耕除草、施肥、排灌、喷药、整枝摘叶等每个环节都要注意,不能放松。如果管理跟不上,植株生长受到影响,病虫害发生加重。因此,提高管理水平、做好健身栽培,对于减轻病害发生、提高产量和品质都是十分重要的。
7、重视病虫害综合防控工作
病虫害防治工作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从源头抓起,才能行之有效。农业防治是基础,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种子和土壤消毒、加强田间管理、科学用水、合理施肥等措施,以减少病原菌和增强植株的抗病能力。
推广生物技术,应用生物制剂,保护田间天敌,利用天敌御害;开展利用灯光、色板物理技术诱杀害虫,以减轻虫害的发生;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的环境友好型的化学药剂防治病虫害,达到蔬菜生产安全、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生态安全的目标。
8、合理安排种植时间
从近年粤西地区的蔬菜种植情况来看,一般灵活掌握播种期的农户收益较好,即避开集中种植时间,抓紧时间抢种,或稍延后种植。抢种就是在春季前期气温较低时,利用简易设施育好苗,并及早整地,温度适宜时立即抢种,如春节后抢种瓜类蔬菜。另一种情况是把种植时间稍为推后,如冬种辣椒和黄瓜,安排在10月中旬种植,一般会获得高价,但要注意防寒,如采用地膜加稻草覆盖栽培,或田间周围设置防风网,或采用白色网棚种植,并且叶面喷洒防冻剂等。
9、生理性病害不可轻视
生理性病害的发生主要是肥水管理不当、光照不足、中微量元素缺乏等因素造成,如裂果、蜂腰瓜与土壤忽干忽湿有关;脐腐病与土壤缺钙有关;畸形果与缺硼有关;大肚瓜与缺钾和土壤水分时多时少有关;落花落果与植株生长过弱、偏施氮肥、光照不足等有关。因此,要针对不同的蔬菜及不同的生理性病害采取不同的措施。
10、严格执行标准化生产,打造知名品牌
从济源市蔬菜产业发展实际出发,高标准地建设3~5个有机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10~20个技术标准化、操作规范化、产品品牌化的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陆续制定生产、包装、储运、检测等蔬菜相关标准,不断完善蔬菜标准体系,促进蔬菜产业全面实现现代化。
积极开展蔬菜产品的商标注册,不断整合优势蔬菜产品商标,促进济源市蔬菜产品以同一品牌进入市场,避免出现相互冲突、恶性竞争等不良现象。大力开展省级著名品牌认定工作,通过培育特色蔬菜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开展产品认证,提升包装档次,打造具有市场影响力的著名品牌。
11、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切实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建议从政策、项目和投入上扶持蔬菜企业发展,鼓励蔬菜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发蔬菜新产品。通过与蔬菜相关机构集中实施科技攻关、产业示范、技术辐射,带动蔬菜产业发展。
12、发展观光休闲农业与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
与旅游结合,形成新型生态观光休闲旅游农业。在蔬菜上市季节开展推介会,通过农事节庆活动,吸引市民前来观光、采摘、体验,带动当地农业旅游、观光、休闲产业的发展,从而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扩大文化交流、提升区域形象、增加财政收入、带动经济发展。
同时可探索研究蔬菜深加工项目,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将蔬菜加工产品与包装艺术设计相结合,开发泡菜、腌制品等系列包装产品。
13、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提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
积极引进和培养适应现代化蔬菜生产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技术手段和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设备、新模式的引进和应用,强化技术、设施、信息、加工的集成应用和示范推广,促进蔬菜产业的内部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
邱传明,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曹贤,农艺师,主要从事农业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