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行业聚焦

惠东马铃薯变“金蛋” 惠城惠阳能否效仿

惠东是南方马铃薯冬种区的重要基地,并辐射带动惠城、惠阳及汕尾等周边地区的种植。


原标题:惠东马铃薯变“金蛋” 惠城惠阳能否效仿
 


马铃薯成为带动惠东稔平半岛农户脱贫致富的特色农业。林涌浩 摄

继1月底中央一号文《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出台之后,近日农业部又下发了《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和主食化,引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确保粮食安全。

惠东是南方马铃薯冬种区的重要基地,并辐射带动惠城、惠阳及汕尾等周边地区的种植。受访专家表示,中央鼓励种植马铃薯并推进主食化是政策利好。除惠东之外,惠州市其他条件适合的地方也可适当规模种植马铃薯,同时政府应该加大引导和扶持力度,促进产业化、组织化的提升,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

寒潮冻伤“金蛋”农户依旧信心满满

虽然年前百年不遇的冻灾让惠东马铃薯很是受伤,不过这丝毫不影响平海马铃薯种植大户老冯的信心。春节刚过,他就继续投入马铃薯的抢收中。“今年受灾确实损失不小,不过搞农业难免受灾,希望明年顺顺利利,把今年损失的钱赚回来。”老冯的信心来自于多年来冬种马铃薯的顺利和较高的受益,他往年冬种七八亩马铃薯,可获得两三万元净收入。

“惠东种植马铃薯具有独特的优势。沿海一带土壤肥沃疏松,冬春气候温暖,霜冻少,种出的马铃薯薯形好、品质优;最关键是冬种春收,错开了北方马铃薯的供应期,产品经常供不应求,售价也较高。”惠东县马铃薯产业协会会长、惠东奕达农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贺奕明介绍,因为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每年冬季稔平半岛能种植马铃薯的农田基本上都种上了马铃薯,目前种植规模稳定在13万亩左右。

通过种植马铃薯不少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马铃薯也因此被当地人称之为“金蛋”。据惠东县农业部门统计,去年,该县春收马铃薯13万亩,总产量32.2万吨,产值7亿多元。参与种植的2.6万农户户均增收1.1万元,其中增收2万元以上的农户3200多户。

惠州人将马铃薯当杂粮食用

马铃薯的主食化开发,即通过深加工,制作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既增加了粮食供应,同时也延长了产业链,缓解生鲜农产品产销矛盾。不过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惠东并没有马铃薯深加工方面的产业。

对此,贺奕明表示,与北方马铃薯淀粉含量高,价格便宜不同,南方马铃薯淀粉含量较低,但是口感更好,属于“菜薯”,并不适合于深加工为淀粉或薯条。

“从成本角度考虑,惠东马铃薯也不适合深加工。”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成来表示,因为品质好,反季节种植,惠东马铃薯畅销全国及世界各地,不愁销路问题,每年收购价格都在1元/斤以上,明显高于北方马铃薯。

“虽然南方马铃薯少有加工成馒头、面条等主食,不过近年来在南方马铃薯的吃法也越来越丰富,”贺奕明表示,马铃薯营养丰富,除了做菜之外,越来越多惠州家庭和饭店将马铃薯作为杂粮食用,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大米的供应。

条件适合的其他地方可适当种植

冬种马铃薯在惠东取得成功,并成为农户脱贫致富的“金蛋”,当下中央又鼓励种植马铃薯,惠州其他县区能否复制惠东模式,借助马铃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贺奕明表示,中央鼓励农民在条件适合的地方种植马铃薯,这是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政策利好,建议惠城、惠阳和博罗等周边县区在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合的地方适当发展马铃薯规模种植。他表示,冬种春收的马铃薯恰逢北方马铃薯空仓期,市场空间大,效益好,尽管不适合深加工,但也不愁销路。

记者走访发现,近年来,惠东马铃薯产业已开始辐射带动惠城、惠阳、博罗以及汕尾等周边地区的种植,并成为惠州市十二大特色农产品之一。据市农业局统计,目前全市种植规模约14万亩,除了惠东县13万亩之外,其余主要集中在惠阳、惠城和博罗中南部等纬度相对较低的地区。

谢悦盛就是汝湖镇较早尝试马铃薯种植的大户,虽然还处于摸索阶段,不过他对马铃薯的前景较为看好。在谢悦盛的鼓励带动下,目前汝湖镇已种植马铃薯500多亩。惠城区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该局也通过引进种薯、技术指导等方式引导当地的农户适当发展马铃薯种植,希望增加农民增收的途径。

中国作物学会马铃薯专业委员会委员、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曹先维则表示,鼓励种植马铃薯应该分“南北”两方面来看。“南方作为水稻主产区,应该在不影响水稻总产量的基础上适当规模发展马铃薯种植。惠东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模式和经验可以复制到周边条件适合的地区,不过关键还要看市场,以销定产,避免一哄而上之后的供销矛盾。”

声音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曹先维:加大产学研合作,提升品质和效益

曹先维表示,在推进更多条件适合的地方发展马铃薯种植的同时,惠州农业部门应该引导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提高马铃薯种植的组织化、产业化和科技化。一方面,扶持更多马铃薯企业和合作社的发展,并引导农户以土地流转的形式入股,提高组织化和产业化程度,抱团推进市场的开发;另一方面,通过加大产学研合作,提高机械化和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和生产效率,实现进一步提效增收。

惠东九华公司董事长胡成来: 加大扶持力度带动精准扶贫“马铃薯带动稔平半岛农户走上脱贫致富路,是精准扶贫的有效举措。”《农业部关于推进马铃薯产业开发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协调指导,强化政策扶持,胡成来寄予厚望,他希望各级政府加大对冬种马铃薯产业的扶持力度,并借此带动精准扶贫。

胡成来说,马铃薯是高投入高收益的产业,每亩成本2800-3000元,其中种薯成本就需700元。为了缓解农户资金压力,多年来都是采用龙头企业先垫资提供种薯、肥料等农资,待收成之后再扣款的合作模式。这导致龙头企业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光育种一项就需投入上千万元,希望政府能够加大对马铃薯等特色效益农业的财政投入,加大农业保险保障力度;同时加大金融助农力度,通过贷款解决农业龙头企业资金之渴。

上一篇:马铃薯产业开发路线明确

下一篇:财政部农业部部署安排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工作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