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生态红利”指引农产品供给方向
近日,相城区生态养殖合作联社给渔民分红1500万,用实打实的实践和收成,生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含义。
三年来,阳澄湖西湖水产生态养殖专业合作联社,联合3408户渔民,一改传统的养殖方法,通过合理配置产品品种、建立季节性捕捞制度,严格使用专业渔具等途径,开展生态养殖,既净化了水质,提高了水产品质量,还使合作联社增加了收入,赢得了可观的“生态红利”。
在此之前,苏州的太仓、常熟、张家港、昆山,以及吴江、吴中等地,也都有新闻传出:当地农民通过生态种植的方式,生产的农产品热卖。很显然,无论是养殖还是种植,农产品市场需求的共同指向,都是绿色和生态,这便是农产品结构调优的方向。统观我国的农产品市场,丰富多彩,在总量上时不时还出现某些农产品季节性“过剩”的现象,“滞销”“贱卖”挫伤了部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影响了其基本收入。但是,结合苏州连续多年举办的绿色农产品交易会来看,场场交易火爆、产品供不应求,成为一个共同特点。譬如,不久前举办的第十四届交易会,3天时间中,总共约有15万人次进场,交易额达到了1200万元之巨!这个案例明白无误地告诉市场,绿色、生态农产品不仅卖得贵,而且也卖得好,消费需要有空间、有前景。
农村、农业、农民,“三农”课题历来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农业要稳就必须确保农民增收。农民增收该往何处发力?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明了大方向,那就是“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其中的着力点之一便是要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联系市场已有的种种反应来看,绿色、生态农产品应当是当前和未来种养业努力与发展的方向。在此方面,不仅苏州已有“生态红利”做榜样,在外地同样不乏典型案例当样本。譬如,这两天吉林的“查干湖冬捕”在全国引来围观追捧,它的拳头产品是“胖头鱼”,也就是苏州人称的“鲢鱼”,可其身价则非同寻常,一条10来斤的胖头鱼在网上能卖到上千元。
查干湖鱼卖的是什么?也许有很多卖点,但其中绿色、生态肯定是重要部分。而这就是市场需要。
□苏报评论员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