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新闻快讯

独家!公开20余项蔬菜实用科技新成果,解析40场顶尖专题会,产业前沿“一网打尽”

这是中国蔬菜全产业链的一场盛会。2023中国蔬菜产业大会11月8日在湖南省汉寿县开幕。大会以“科技赋能 提质增效”为主题,设置1场开幕式和主旨报告会、4大主题交流会及系列展览展示,研判蔬菜产业发展新趋势。

20余项“科技新成果”大公开

首次公布中国蔬菜产业地图

40位特邀报告嘉宾现场“头脑风暴”

这场蔬菜大会,注定要“鲜”翻世界

这是中国蔬菜全产业链的一场盛会。2023中国蔬菜产业大会11月8日在湖南省汉寿县开幕。大会以“科技赋能 提质增效”为主题,设置1场开幕式和主旨报告会、4大主题交流会及系列展览展示,研判蔬菜产业发展新趋势。

来自农业农村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国家有关协会领导,来自全国各地的农业管理部门、科研院校、蔬菜协会、蔬菜企业、种植大户代表共1000多人参会。

如果你因为种种原因没能来到现场,不妨跟随小蔬的镜头一起来“云上游览”此次会议。

在这里,有可生吃的白菜、酸奶味甜瓜、减脂美容小玉瓜……“全国蔬菜实用科技新成果”涵盖种子种苗、栽培技术、水肥、植保、机械以及设施六大方向;李天来、王汉中院士领衔蔬菜产业界超40位特邀报告嘉宾,聚焦种子种苗、机械化推进设施蔬菜发展、品牌打造提升产业链经营、产销对接等热点难点以菜论道、以菜会友、研判未来!

接下来,小蔬给大家上“干货”啦!

一批蔬菜“黑科技”正在发布

全国蔬菜实用科技新成果!

精品小型西瓜新品种“京美2K”

图片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早熟、优质、耐裂、耐储。2022年,“京美2K”良种销售突破3000万元,推广超百亩,已成为我国精品小型西瓜第一大品种。

冬瓜优良品种“墨地龙”

图片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特长、瓜形好、皮色黑靓、空腔小、肉厚致密、耐储运。全国适宜冬瓜生长地区均可栽培。

日光温室卷帘机自动止停技术

此项技术采用卷帘机多重保护及智能控制,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性能稳定,成功攻克了卷帘机自动控制难题。冬季卷放棉被需要每个人每天观察保温被是否正确开启和关闭,使用此技术,每天节省人工1小时左右。保温被甩棚次,维护成本在3000~5000元左右,使用此技术,每年降低维护成本6000~10000元左右。常用卷帘机控制采用倒顺开关形式,经常出现短路、倒卷等事故,严重时会出现人身伤害及火灾,使用此技术,能够杜绝此类问题发生,确保了日光温室安全生产。

棚室设施覆膜辅助机械设备

温室覆膜好帮手

规避大风对棚室覆膜的影响:采用该设备,4级以下风力天气条件下均可进行覆膜操作,不必再筛选等待无风天气;降低覆膜工作用工,实现节本增效:采用该设备后,每次覆膜用工量可将用工量从10人降至4-5人,减少用工50%以上。按照当前用工费日人均200元计算,每次覆膜投入成本可节约800-1000元;机械覆膜,棚膜更平展:采用覆膜机覆膜,力量均今棚膜更平展,能有效的防止棚膜后期积尘、积雨、积雪等问题,且增强棚膜的透光性,更利于设施内农作物的生长、着色等;规避破膜风险。

电解水灭菌水蔬菜防治病害技术

其工作原理是将含有植保因子的物质,在具有特殊结构的专用电解装置中进行电解,生成具有灭菌能力有益于植物生长的灭菌水。该技术适用于设施蔬菜的连栋温室、日光温室和各种大棚。蔬菜病害防治效果达到70~80%,平均年使用费用≤500元/亩,节省人工70%,产业整体增收20%以上。

叶类蔬菜全程防虫网控虫技术

一网隔断害虫侵扰

大棚上使用29目网,种前晾地饿虫,种后拉网防控,同种同收。新技术操作简单,成本低,推广至20多个省市区,若非连阴雨,一般不用打药,增产20%以上。

全自动辣椒剪把机

辣椒除柄机系列产品加工能力每小时可以达到 150-600kg,以三层滚筒的除柄机为例,单小时的作业效率能够抵得上原来100个人手工剪把的工作效率,且辣椒柄剪净率超过 96%。

全自动蔬菜钵苗移栽成套设备

全自动蔬菜钵苗移裁成套设备,可实现精量育苗播种、小苗密育、机械自动取苗投苗、机械自动栽植等全自动机械化作业,具有移栽质量好、作业效率高、无缓苗期、抢农时、省人工等特点,可满足大葱、甘蓝、花椰菜、西兰花、辣椒、甜玉米、甜叶菊、菊花、生菜、油麦菜等大宗蔬菜品种设施大棚和露地规模种植要求。

新能源AI蔬菜作业机器人

适用于蔬菜、经济作物等,主要有露地及设施大棚蔬菜基地播种、除草、植保等功能。

生姜专用膜覆盖轻简栽培技术

本技术成果减免了传统栽培中遮阳网及人工投入,达到了调温调光一膜两用的功效,亩节约遮光成本600元以上。生姜专用膜覆盖栽培显著促进了生姜生长,提高生姜产量15%以上,亩增收3000元以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实用新成果!

甘蓝-中甘628

图片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春露地甘蓝。早熟,50天,抗病、耐抽薹、耐低温等较强的综合抗性。脆嫩、松软、清甜的口感品质,商品性佳。已成为种遍大江南北的“万金油”品种,受到菜农和消费者的青睐。获评农业农村部2023年农业主导品种。

减脂黄瓜-中农脆玉3号

图片来源:中国蔬菜

高丙醇二酸含量黄瓜新品种,是低含量黄瓜品种的8倍。丙醇二酸可抑制人体内糖类转化为脂肪,具有减脂美容功效。该品种自色、有光泽,口感极佳综合抗病性好,适宜早春和秋冬保护地栽培。

辣椒-中椒409

图片来源:中国蔬菜

中国农学会评2022年度重大新技术成果。2年累计推广10万亩,部分替代国外品种。辣,果面褶皱、螺旋,果色绿,典型单果重120克。抗烟草花叶病毒TMV p(0)、抗TMV(P0,1,2)L3,中抗黄瓜花叶病毒、耐疫病。丰产性好,比同类品种增产10%。耐低温弱光,主要适合保护地栽培。

白菜-绿笋70

图片来源:中国蔬菜

中熟品种,叶球拧抱炮弹形、顶部稍尖、球内叶浅鲜黄色。球叶质地甘脆,品质优。生吃爽口、开锅易烂。适宜在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内蒙古、陕西、宁夏、甘肃、新疆、河南、山东、湖北、浙江、云南、贵州、四川、广东、广西等省市秋季露地种植。获得2023年国家农作物优良推广品种。

番茄-中杂302

图片来源:中国蔬菜

无限生长型,长势强,中熟。红色,耐贮运。商品果率高,产量高,抗毒TYLCV、叶霉病和枯萎病。单果重220g左右,丰产性好。适合日光温室及大棚栽培。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栽培方式适时播种。已推广50万亩。打破了国外高端番茄进口品种的垄断。

马铃薯-中薯早39

图片来源:百度百科

早熟、高淀粉、丰产、广适。淀粉综合品质优于主栽加工品种,是首个兼具早熟和高淀粉特性的马铃薯品种,为同类品种重大突破。

甜瓜-博罗蜜

图片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博罗蜜”为国内首个适直打浆食用、富含柠檬酸的酸奶味特色甜瓜新品种。风味独特,酸甜爽口,奶昔浓郁,营养丰富,餐前开胃,餐后解酒解腻。是有显识别、差异化的特色品种。适宜山东、河北、海南、北京等地设施栽培。

胡萝卜-中誉1877

图片来源:农财网种业宝典

中誉1877,口感型,适合榨汁,表皮光亮,耐抽苔,整齐,韧性好。品种综合性状达到进口品种水平,国外替代杂交新品种。年推广3万余亩(规模化种植基地占比>4%),口感型胡萝卜品种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西兰花-中青16

图片来源:中国蔬菜

"中青16”西兰花定植到收获约55天。株型半直立,外叶灰绿,侧枝较少。球形半高圆球色浓绿、均匀,花球紧密,蕾粒细匀,主茎实心,外观商品性好。较抗病毒病。荣获国家西兰花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2019年度优秀品种,率先成为实现规模化替代国外品种的国产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35万亩,为提升我国青花菜自主率发挥了表率作用。

菠菜-蔬菠21号

图片来源:中蔬种业

春秋宽圆菠,株型较直立,叶面平展较厚,叶色深绿、有光泽,商品性好。生长速度快,抗霜霉病,耐抽薹,适应性广,在河北、广州等地大面积推广5万亩,正在替代美国、德国进口品种。

高通量自动化标记分型平台

重大蔬菜害虫韭蛆绿色防控技术

弥粉法施药防控设施蔬菜病害技术

蔬菜根结线虫病绿色防控技术

蔬菜集约化育苗技术

集约化循环水渔菜共作生产设施与技术

...中国蔬菜产业地图首次发布!

会上发布的中国大蒜、生姜、西兰花产业地图。

3位重量级嘉宾解读蔬菜产业

现代设施种植业具有效率高、产出高、效益高的明显特点。未来该如何发展?在主旨报告会上,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李增裕在解读全国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规划时指出,以稳定蔬菜产能、提高生产效能、调优生产结构为导向;以传统优势产区老旧设施改造、非耕地现代设施种植开发、大中城市设施种植标准化示范、区域集约化育苗(秧)中心建设为重点任务;到2030年,全国设施蔬菜产量占比提高到40%。

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李增裕

“设施蔬菜是我国不可或缺的重要产业,设施蔬菜现代化势在必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在作《中国特色设施园艺现代化》报告时指出,未来设施蔬菜产业的科技需求重点是高级现代化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当前我国设施蔬菜科技创新重点有三个并重,集成创新现代化改造技术、重点创新初级现代化技术、探索高级现代化和智能化技术。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

硒十分有益于健康,是人类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人自身不能合成,如何解决?“国民健康亟需开辟有机硒获取绿色新途径,富硒蔬菜和谷物是有机硒最安全有效来源。”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作《植物硒高效现象的发现及硒高效蔬菜育种》报告时强调,目前我国绿色富硒土地仅占耕地的3.5%左右,创制硒高效蔬菜新品种意义重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汉中

4场“干货”交流会

聚焦种子种苗、机械化、设施蔬菜发展、蔬菜产业链经营,大会期间共举办了四个主题交流会。来自蔬菜全产业链的40多位专家学者、企业家,就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难点展开深入研讨交流。

下面,来听一听小蔬的独家解读!

种子种苗交流会

如何打一场种业“翻身仗”?关键在于“育繁推”一体化,这也是本次种子种苗交流会的主要议题。

育种——成绩喜人!看我国蔬菜种业技术创新有哪些?

“我国蔬菜种业的优势在于,蔬菜育种技术近乎与世界同步,传统育种正在向现代育种演进!”会上,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叶志彪详细剖析了蔬菜细胞工程育种、基因工程育种、分子(标记)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基因组设计育种这5个育种技术。

其中,蔬菜细胞工程育种的“成品”茄子树,实现了一年种植多年采收的“果树化”栽培模式;分子育种领域,叶志彪创制了3套适于不同应用场景“快”“准”番茄分子标记育种体系,以及世界首张高密度高通量基因芯片,推动番茄育种技术升级换代;此外,叶志彪利用“高糖/酸型”自交系,配置杂交组合,育成了“高糖+高酸+维持型”的高品质口感番茄“倍味美”。挖掘功能基因,设计高效育种,这意味着番茄的风味实现了“定制”!

叶志彪指出,未来蔬菜品种的发展趋势是“设计与创制”,以优质品种为目标,研发高效育种技术,快速培育符合市场需求的品种。

繁殖——有了好种子,怎么能少了好苗子?

在蔬菜栽培中,育苗是重要环节,其苗期的生长发育状态往往影响到前期甚至整个生育周期,做好蔬菜育苗是提高蔬菜产量的关键一步。

山东伟丽种苗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丽以工厂化育苗为主题,讲述了集约化育苗战略性与产业紧迫性、蔬菜新时代种苗新需求以及高质量种苗的培育等重点产业前沿信息。集约化种苗比零散自育苗规模大,生产成本更低,生产周期更短,生产效率更高,种苗更健壮。这样的种苗,带给种植农户的,是更低的成本,更高的产量,更好的果实品质,更高的销售价格,更少的病害,以及后期种植阶段更低的植保等管护成本。

张伟丽表示,未来的育苗,将会朝着智能化、智慧化的“数字种苗”前进。

推广——良种、良养、良销,缺一不可!

种业,意味着既要有种子、又要有技术、还要有产业。“好产品是硬道理,但是还要高度重视营销及服务!”让中国蔬菜协会副会长、天津德瑞特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马德华引以为傲的,是国内首创新类的博洋系列甜瓜品种。博洋系列实现了口感品质与外观商品性完美统一,借力“好种、好吃、好卖”的营销热点,在甜瓜主产区迅速成为“爆品”,推广面积在主产区占市场同类品种的90%左右。

当然,好品种、好苗子推向市场后,必然要面临“山寨”的风险!合同怎么签?哪些要素存在风险点?公章怎么管理?代销和经销如何授权?种子种苗标签怎样防伪?怎样的客户才是真实可靠的优质客户?“切记,重要的签字场景、用印场景,一定要录制视频,留存照片!”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知识产权经理杨福全在会场上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种子种苗经营的法律风险”的科普秀。

实现种业全产业链条发展,离不开生物育种、扩繁试种、种业科技成果转化、种子种苗交易等多项功能。

机械化交流会

蔬菜产业现代化离不开蔬菜生产装备现代化。近年蔬菜机械化发展加速,但目前总体水平约在 40%左右,发展空间仍然巨大。以下,小蔬重点介绍典型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及宜机化蔬菜基地改造与建设两方面。

一、典型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

1、绿叶菜类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

  • 垄距(轮距) 1.5m,0.3m倍数

  • 轮距适中,利于整地,利于机收

  • 方便田管,灌排便利

  • 固定道模式更有优势

  • 行业标准审定中

2、甘蓝类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

  • 考虑了蔬菜种植区域广、品种多、差异性大的实际;

  • 5种种植模式 (平作、一垄单行、一垄窄双行、 一垄宽双行和一垄四行);

  • “甘蓝类蔬菜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入选2021年度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 “结球甘蓝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 (NY/T 4073-2022)”行业标准已发布。

3、设施果菜类蔬菜机械化生产模式

  • 宽沟窄垄

  • 窄行密植

  • 长向起垄

  • 南低北高

二、宜机化蔬菜基地改造与建设

1、基地布局的宜机化。注意转弯半径和暗管铺设。在电力走廊附近建设设施时,设施与架空电力线路边导线之间安全距离,10 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应不小于10m,10 kV以下应不小于5m。

①占地面积较大的日光温室群应分区布置,每个分区的边长不宜超过500m,分区之间道路宽度宜为6m。

一端设门斗的日光温室,南北方向排列的一列,门斗应布置的同一侧;东西方向排列的一排,门斗应结合道路相邻排列。

每个分区内相邻日光温室东西方向之间的道路宽度门斗侧宜为3m~6m;无门斗侧宜为2m~4m。

相邻日光温室南北方向之间的距离应保证种植季节温室满地面晴天一天内不少于4 h的日照时间。

②群体连栋温室栋与栋之间的距离宜为8m~16m;单体连栋温室周围道路宽度宜为2m~4m,道路与温室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8 m;温室群场区道路应分主次,主干道宽度宜为5m~6m,次干道宽度宜为2m~4m,道路宜采用混凝土路面或者沥青混凝土路面。

③多栋塑料大棚布局时宜成排成列,横向、纵向宜对齐。相邻两栋的间距,跨度方向宜为1m~2m,长度方向应不小于4m。

多栋塑料大棚之间若采用硬化路面,路面与棚门之间应为缓坡,最大坡度不超过20°,方便机具通行、拐弯。

2、温室结构的宜机化

连栋塑料大棚

肩高不低于3.5m,脊高宜大于5.0m,单跨宜在8m,开间4m。单层屋面结构在室外最低气温在≥0°C的时期,主要用于叶菜类作物周年生产或喜温果菜类作物春提前、秋延后生产或育苗生产;双层屋面结构在室外最低气温在≥0°C的时期,主要用于果菜类作物周年生产。

塑料大棚

跨度宜在8~10m,脊高宜在3.6 ~ 4.4m,肩高不低于1.8m,顶部宜设置通风口。

外保温塑料大棚

南北对称结构外保温塑料大棚跨度宜在20 ~ 24m,脊高宜在6~7m,大棚内距离两侧地脚0.5m处高度大于1.5m。可以设置1~2排立柱,立柱的位置不应妨碍机械化作业。

日光温室

温室一侧墙上开出宽2m、高2m的农机作业通道,需要机具作业时通道门可以开启,供农机进出作业,作业完成后将其关闭密封,保障温室功能不受影响。

主推日光温室结构:跨度不宜小于10m,距离南侧地脚0.5m处高度大于1.5m,跨度12m以内应采用无立柱型式,12m以上可以设置1~ 2排立柱,立柱的位置不应妨碍机械化作业。

设施蔬菜发展交流会

202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的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时强调,“向设施农业要食物”。

“高效利用非耕地闲置空间进行设施生产,能有效缓解耕地资源紧张。”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蒋伟杰说。他举例,如今,在甘肃的戈壁滩,通过打造日光温室并引进基质栽培、水肥一体化、物联网控制等技术,已经形成了462万亩的戈壁农业,可替代、腾退2000万亩陆地蔬菜(播种面积)供粮食作物生产。正是依靠设施农业,西北旱地农业已成为我国粮食产量增速最快的地区。

又如高度集合型的现代设施农业——植物工厂,集生物技术、工程技术与系统管理于一体,使农业生产从资源生产束缚中脱离出来。

与露地种植相比,设施蔬菜种植受天气变化影响小,土地利用率、产出率高,综合生产能力更强,可有效提高单产。而另一个明显优势是,设施农业既能高效利用耕地资源,又可以在戈壁、荒漠、滩涂、盐碱地等不适合大田作物生长的非耕地发展,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对耕地和水资源的高度依赖,实现“不与粮争地、不与粮争水”,是缓解粮菜争地矛盾的关键抓手,因此,设施农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具有很高的发展潜力。

当然,设施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主要环节在产中阶段,需要强化农工与农艺技术的革新和融合,解决现存的生产问题,实现绿色、自动化、高效和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大学教授陈清分析了设施农业中蔬菜水肥一体化的应用现状;浙江大学教授周艳虹补充了部分增效技术,如植物激素、CO2发生技术等;另外,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副研究员申忠健,也分享了利用天敌昆虫防控蔬菜害虫的相关技术。

科技赋能“菜篮子”,设施农业大有可为。

蔬菜产业链经营交流会

中国国蔬菜产业链,如何实现产业延伸、产业范围扩展和农民增收。科研专家、地方官员、企业老总从不同角度给出了答案。

“科技创新”、“产品标准化”、“定价权”......这些词汇同时出现在了“阳雀湖”辣椒品牌、“郭牌”西瓜品牌、有机蔬菜品牌“自然之星”掌门人的交流分享中,从蔬菜生产出发,最终成长为产销一条龙的品牌企业,他们坚定实施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原则,抓住消费者,占领市场的关键,科技创新的力量是核心,用科技实现生产的标准化和产品的高品质,最终掌握市场定价权。其中,“郭牌”西瓜对于新科技的运用可谓十分优秀,构建西甜瓜“种质资源库”,进行品种培育、智能化标准化育苗、智慧化标准管控、商品标准化筛选、产品质量溯源追溯等,用科技,标准化生产,成就了“郭牌”西瓜的一生。

深加工作为蔬菜产业链的延伸,不仅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蔬菜滞销困境,同时也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丰富了消费者餐桌。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教授廖小军,认为蔬菜深加工未来的趋势主要为:加工原料专用化、产地商品化、加工技术高新化(蔬菜最少加工,减少营养的流失)、加工产品多样化(蔬菜汁、粉、罐头、功能产品等)、加工设备智能化、质量体系标准化、物流专业化等。贵州大学辣椒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教授吴拥军预测了辣椒深加工产品的4个升级方向——低盐、低辣、本源香味、零添加。

寿光跻身“千亿县”阵营,蔬菜产业功不可没。本着“种给你看,带着你干”的初心,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于2000年创办,用收益数据说话,带动当地蔬菜种植。作为国内首个获得国际展览业协会(UFI)蔬菜科技展会领域会员与展会双认证的单位,2023年菜博会吸引全国200万参观人次,门票50元/张,扣除折扣及赠送部分,仅仅作为景区参观的收入都不容小觑。菜博会的成功经验,或许正是一产与文旅融合的一个缩影。

听完了会议

接下来还有超精彩的地展展示!

【声明】本文所用视频、图片、文字,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第一时间告知,本平台将依据证明材料确认版权,更正来源及作者或立即删除内容。

信息来自于长江蔬菜

上一篇:全国首次!一年采收4~5茬,四季皆可种植!贫困村逆袭亿元村,全靠这个菜

下一篇:现代设施农业如何走得稳?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