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的致命困惑:谁在种地,谁来种地?
粮食价格上不去,耕种成本下不来,基础设施跟不上,鼓励政策不明确,受灾赔钱,丰收不挣钱以及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 90后不提种地成为现在农村土地的现状!
皮肤黝黑,青筋突出。这是张文明最突出的外貌特点,很符合大多数人对于农民的印象。没错,他就是河南省司寨乡平陵村的一名农民。
玉米价格的持续走低,没有打击到张文明,“一麦一秋,玉米不行还有小麦背着。况且咱这年纪,不种地还能干啥?”
但这位65岁的庄稼人却有自己的担忧:“按现在的行情,往后我干不动了,谁来种地?”
张文明所在的司寨乡平陵村,550户人,4900亩地。“55岁以下的,在田里几乎看不到了。”村支书肖洪生坦言,“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村里的地没有成规模流转,大都是老人、妇女在家种。
仍在种地的这些农民,大多抱着“挣俩活钱儿”的平凡想法,“不指望种地致富”。
李成,也是平陵村的一名农民,他将家里的12亩承包田交给了儿子,但是他知道,如果不是儿子身体不好又没手艺,根本不会在家种地。
劳动力严重不足这一问题,可以用“土地流转”的方式减缓。但是土地流转却在平陵村等许多村子遇冷。
原因有二:
一是,平陵村的土地租金太低,还不如种地挣钱;
二是,农民总是有“土地情结”,种着一年地的口粮能有保障。
但是“土地流转”在不远的僧固乡东史固村却大受欢迎。
在这里,出让土地后刨掉成本,纯收入还有1500元,而流转租金只有1000元。其实“自己种地还是比流转出去划算”,这是东史固村农民刘开生的说法。可见在这里,土地流转只是个无奈之下的选择。
“别说儿子不愿意种地,就是愿意他也种不了。”因为有一次刘开生让儿子去浇地,折腾半天也没弄成,最后还是他办事回来赶到地里才弄出水来。
其实单看产量,个人种地和规模经营相比,并不算低。但现代化设施的推广,个人种地却出了一些问题:
1、老人很难支撑现代产业
2、质量开始出现一些问题
与此相比,规模化经营的优势就明显多了:人力成本降低;较大规模种植能有效增加收益;批量种植能提高质量……
农业后继乏人,种地确实要换个种法。快速成长的种粮能手、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主体被寄予厚望。
有调查发现,玉米价格的下跌,让不少新型主体陷入新的困境:承包的规模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经营压力加大,土地退租的苗头就随之出现了。河南新乡延津世纪富合作社理事长赵国换说,合作社共流转1800亩地,合同签了10年,虽然还没到期,但预计到下半年,有一半地要退回去。土地流转的速度也放缓了许多。
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更加收紧,让新型主体日子更难。一家合作社负责人说:“过去5年都找一家银行贷款,一笔钱要交双份利息,贷完先存回去,再贷出来。但有钱就比没有强,没想到,去年银行听说种粮赔钱,今年不给贷了。”到现在,一说是种地的来贷款,银行几乎都不放贷。
如此一来,合作社运营也步入困境,甚至名存实亡。主要原因大概在于:土地流转成本涨得太高了。如果是延津县农户间小规模流转,每亩租金600—800元,但农户与龙头企业、合作社及种粮大户流转,每亩租金要到800—1200元。种地想挣钱?基本不可能。
然而,这些问题和结构调整比起来都不是大问题:小麦收完了种什么?某些方面的补贴政策什么时候才能出台?原本要种的品种如果不能种了,农机成本又如何解决?
问题总是解决了一个,就又来了一个。
虽然土地流转遇冷,但还是有相当优势的,但是要讲究顺其自然,要适度。据延津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罗鹏介绍,土地流转要与农村劳动力的非农转移就业相适应。
但是,到底多大规模算“适度”?经过调查,龙头企业、合作社经营规模500—1000亩最理想。
当然,土地流转也不是唯一规模经营的方式。依托社会化服务体系,采取土地托管、代种等方式,带动广大普通农户,既能发挥一家一户的“精耕细作”,也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生产,也可以是今后的一个发展方向。
不过,想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是要从根本上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挥政府和市场两个积极性,扶持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这块短板。
其中,政策补贴是最受农民关注的部分。种不种地都可以拿、发放不够及时、数额有不足等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想解决补贴的问题,首先要在制度层面落实金融支农政策,安排一定额度农业信贷资金,缓解新型主体季节性、临时性资金需求。
除了政府方面,新型主体也要面向市场,更大地发挥自主性。
说到底,只有想尽办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过得体面,才能有人愿意种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