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曝光!本是秋收季,因为这些假农资,农民辛辛苦苦却白忙一年!
导语
近日,河南太康县假肥料假种子事件、临沂郯城县归昌乡假种子事件被曝光,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一制假农药工厂被查处。本是收获的季节,然而铺天盖地迎来的却是令人心寒的假农资伤农报道。受害农民该怎么办,这些事又该如何处理?
河南太康县假肥料、假种子事件
28元一袋的肥料,卖给农民86元!这化肥还是假的!玉米用了之后患上“侏儒症”,几乎颗粒无收!如今经销商失联,这事该谁管?!
“同样的玉米种子,我家种出来的这就不是玉米,棒子都不结籽,这简直就是芦苇!”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种植户张勇气愤地说。
据了解,今年6月李姓经销商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组织几十名农户,参加由太康县惠合鑫地龙有机生物肥有限公司所生产的有机肥销售活动。该场会销中,价值一百多万、60~70吨的肥料和小麦种子很快就销售一空,不过这些购买的农民却被坑的很惨。
不合格肥料推销现场
据当日的偷拍视频资料显示,会议现场销售人员声称:“蚯蚓药物有机肥,施到地里面,黑壳虫、花壳虫全部杀掉。这是我们通过7年研制出来的杂交小麦,一般亩产量都在1300斤~1500斤”。但正是这样的“生物有机肥”却使农民今年的收成毁于一旦,几乎颗粒无收。
不合格肥料推销现场
前不久,张勇向媒体求助时表示,今年6月份他通过商家组织的会销,花费了上千元购买了该厂家生产的“生物有机肥料”,但施用了该肥料后玉米像是患上了侏儒症一样,又矮又细,几乎颗粒无收。
通过调查发现,跟张勇一样的用户不在少数,其中一被坑农户表示:“上到地里没有效果,这肥有啥用,就算是灰土粪效果也能好点吧,买这肥料效果还不如灰土粪。”
另一被坑农户告诉记者:“俺爸爸买了几千块钱的这个有机肥肥料,全部都是假肥料,拆开风吹日晒半个月了,连化都不化,成黄土了。”
由于涉及到的农户较多,柘城县农业畜牧局、质监局、工商局,联合对农户手中的太康县惠合鑫地龙有机生物肥有限公司生产的生物有机肥进行质量检测,检测结果为不合格产品。
当农户们发现自己手里的肥料不对劲,组织会销的商家李令军也消失了。
当记者赶到该公司现场,太康县农业局执法人员声称该公司厂长去报案了,因为进的原料有问题。
记者:“刚才来的时候不是说沟通好了吗?”
太康县农业局执法人员:“没有,他说没回来。”
随后记者打电话向该公司负责人了解情况,该公司负责人表示“不合格的肥料将不再销售”,后面的60~70吨化肥因为太相信原料商都没检测我承认错误。我给商家李令军28一袋,他卖给农户86一袋,看看让我赔多少钱,政府让我拿多少钱我拿多少钱。”
太康县农业局执法人员表示:“之前质检过合格,但肥料质检是分批次的,之前合格这次不合格,应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其他事项正在调查中。”
临沂郯城县归昌乡假种子事件
近日,临沂郯城县归昌乡多名水稻种植户反映,他们种植的40亩水稻减产近1/3,怀疑是种子出了问题,记者随即对此进行调查。
“买时是同一个品种,种出来,就出现这种问题,你望这些杂稻,一点米没有,出来都是瘪子。”在郯城县归昌乡朱圩子村,村民郭成兰一说起自家的水稻,就叹气。
根据村民的描述,记者发现出问题的水稻,有的稻穗饱满,有的稻穗却还发青干瘪,参差不齐,而旁边稻田其他品种水稻长势整齐划一,对比明显。“你要以熟得快的收割,不成熟的就废了,要是等到都成熟,有的就熟落了。”郭成兰告诉记者,今年的水稻减产是定了。
“这个品种纯正的不掉,再看看这个杂的你一抓哗哗的掉,掉地里就收不出来了。”种了40多年水稻的朱凤现,没想到自己也能碰到这种情况。自家10多亩水稻,其他品种没事,唯独6亩新品种出现了这种情况。
“不统一了,熟的有早有晚了,有高有矮了,同一个品种种出来的就这样,至少得减产1/3。” 村民朱凤全告诉记者,在育苗时,自己就发现稻苗有高有矮、叶子有宽有窄,朱凤全感觉这批稻种不纯,掺入了其它品种。
他打电话询问销售的店家,对方回应说没啥问题,把杂苗剔除掉就行了。
“这么多怎么剔除出的完?再说剔除了这么多苗,更没有产量了。”村民郭成兰告诉记者,反映有杂苗,经销商就让她剔除杂苗,没有其它说法。
一样的种子,出现一样的问题,看着其它品种的水稻成熟度统一,村民开始怀疑种子出现问题,在记者采访过程中,附近林子村的水稻种植户也赶了过来。
“跟这个一样,长出的水稻很杂。”附近林子村村民张女士告诉记者,她们村就两户种植的这种水稻,自家就是其中一户,都出现了这种问题,其它没种这个牌子,都没事。根据种植户统计,郯城归昌乡朱圩子村及附近几个村子有8户村民约40亩水稻出现同一问题。
根据村民保留下的几个水稻种子包装袋,记者发现该品种为临稻13,包装上标记的生产厂家为山东农有道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背面检验日期有人为修改痕迹,原本2016年中的数字6被黑色笔改成7,生产经营许可证编号有两处,拨打厂家电话显示为空号,二维码扫描出的信息也没有相关部门的检验认证。
找不到厂家,随后记者跟随村民来到了当初购买种子的高峰头镇的润福农资经营部,店主李某曾经到农户地里看过稻苗,承认他卖的这批稻种杂苗太多。“他给我送1000多斤,卖给农场一部分后,剩下几百斤分散卖了。”据李某介绍,以前他的店只卖化肥、农药、地膜等农资,今年是第一次卖种子,而且是因为这批种子的供货方比较熟才敢放心卖。
根据李某的说法,记者又找到他的上家,位于郯城县看守所南侧英庄村的恩琪种植专业合作社。“我从东海县(江苏)进来的,进了不到3000斤,归昌那边就给了李1000多斤,我这边卖了有一千斤, 但是也坏了。”
郯城恩琪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马某告诉记者,自己也是刚卖种子不久,这批种子自己去年进了一点,种植发现不错,今年又进了一批,没想到出现了问题。
“那边就是一个繁育农场,是一个种子基地。我去看过,要不然怎么敢进这个种子。就是这个包装,说是老包装。”马某告诉记者,种子是他从江苏东海购买,其它情况并不知情。
如此一来种子真伪依然成谜,包装也是问题重重,对此种植户该如何维护自身权益,相关部门对此如何处理呢?记者来到郯城县农业局。
“这个品种是经过审定的,在这边销售是合法的,包装标签、说明等各项信息标示比较规范。”在郯城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综合执法大队马大队长在看了包装袋后表示,包装相对规范,见工作人员未发现问题,记者随后指出生产日期不一等几处问题。
“生产日期是不规范,有的种子企业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了旧袋子,有这种情况。” 马大队长表示,这种情况存在,并不能直接证明水稻真假问题。
“要么做种子鉴定,同期播种,要么有专业机构,有资质的进行DNA检测,需要去省里检测。”对于农户提出的希望农业部门鉴定这批种子的真伪、优劣,郯城县农业局综合执法大队马大队长介绍,种子的真伪一般通过基因、培育对比或专家组现场鉴定,目前因为找不到种植户当时购买的水稻种子,因此前两种鉴定方式不太合适,只能找3位以上对“临稻13”品种比较了解的专家鉴定。
他们可以帮助联系相关专家,但农业局没有邀请专家鉴定的经费,哪一方主张鉴定,应该由哪一方出鉴定费用,如果经过鉴定这批种子属于假种子或者是劣质种子的话,鉴定费用可以由销售方承担。农业局下一步会协调农户与销售方,对农户的损失进行补偿。
如今,没有了种子不好鉴定,只有找到厂家,或许能解决问题。记者根据经销商马某提供的信息,联系到位于江苏东海晶华种业有限公司的王经理。“老马从这边进了2000多斤种子,退了800、900斤,卖了不到2000斤种子。”
根据村民提供的种子包装,显示临稻13是山东农有道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厂址位于济南市商河县,为何种子却是连云港晶华种业有限公司在卖?那么这家公司与农有道是什么关系呢?
“我们从农有道买的品种经营权,就是在江苏的销售权,我们是从农有道公司进的种子。”江苏连云港晶华种业有限公司王经理告诉记者,晶华种业是今年刚成立,“临稻13”在2017年才在江苏引种备案。“之前就是咱一直用农有道的包装,上面的这个生产许可章是张某的。”王经理表示,包装袋上的生产日期不一是因为用的旧袋子。 ”包装袋印上加印的带有“鲁临郯城”字样的许可证编号是借用郯城精华种业有限公司。
根据晶华种业说法,公司买断了山东农有道临稻13在江苏的经营权,种子是山东农有道的临稻13,包装一直套用旧袋,包装上的生产批号借用郯城精华种业有限公司的, 那么晶华种业说法的是否属实呢?山东农有道对此是否认可呢?记者多方联系,终于找到了山东农有道种业公司相关负责人。
“2017年4月份通过了江苏的认定,今年我才开始做的,原先都是试验种子,就是大白袋子免费送给的,前期给江苏连云港晶华种业有限公司发了1000斤原种子。”山东农有道种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张世良告诉记者,他们是在前几年买断临稻13经营权,之前是其它公司经营,因为生产许可证目前正在办理,前期一直未对外销售该品种水稻。
“看它这个包装的话咱们之前有卖过临稻13吗?”记者问道,“没有啊,我就没有证,就没有经营,我们就从来没有这个包装。”农有道厂家表示,前期曾有人反映,有人销售该品种,由于忙,没顾上调查。针对郯城市场出现的问题,张经理认定有人仿冒假冒包装,将根据情况调查维权并打假。
造假农药工厂被查处
及售假农药事件
9月3日,河南省郑州市惠济区师家河村一家制造假农药的工厂被查处。据悉,厂房将近1000多平方,五台搅拌机分别摆放在厂房的角落里,一种名叫毒辛的白色圆筒堆放在一旁,已经完成装袋的“毒死蜱”农药有近百袋,包装袋没有任何的产品说明以及生产地址。
据了解,此处厂房已经建成两三年,目前已经出租,而且这个工厂在师家河村已经存在了有半年的时间。老鸦陈办事处、惠济区农委以及110的民警赶到了现场后,房东匆匆赶来,打开了铁皮房的大门。
当天,检查人员来到惠济区师家河村附近,在紧挨着索须河的一条小路上,有一处蓝色的铁皮房,在这间厂房门口就能闻到了浓烈刺鼻的味道,越是走近,气味越是令人作呕,头晕目眩。
据悉,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尽管从已公开的信息中不能确定厂房业主是否有参与本起假农药生产中,但惠济区农委的执法队员联合江山路办事处工作人员已对非法生产的假农药进行查封,对此处非法窝点进行查处清理。公安机关也会对相关的责任单位、非法业主严肃查处。
日前,贵港市港南区农业局查处一起贵港市瓦塘供销合作社福新村肥料门市部经营假农药产品的案件。截至案发当时,该合作社已销售了18瓶假冒农药,违法所得共计468元且现场还剩余的129瓶。
针对该违法行为,贵港市港南区农业局对其责令停止经营该批有效成分含量为1.8﹪的阿维菌素乳油农药,并没收违法所得468元,同时没收库存违法经营的129瓶有效成分含量为1.8﹪的阿维菌素乳油农药。
此外,贵港市港南区农业局还对供销合作门市处罚款5000元,罚没款合计5468元。
据悉,本次查获假冒农药货值共计2661元。经调查取证证实,当事人约于2017年10月从一个农药推销员处进货该农药共5件×30瓶×200克(规格型号200克/瓶),进货价为17元/瓶;销售价为26元/瓶。
2、投诉举报。向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投诉,书面投诉要详细写明农药购买时间、农资经营店的名称地址、经营者的电话;农药的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日期和有效期;质量问题发生的时间、质量问题的表现及其原因;要求赔偿的方式、数额;受害人的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等。并随信附上购物发票﹙复印件﹚等证据。经调查属实,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将依法对违规单位进行行政处罚。
3、民事诉讼。受害人可以根据假劣农药使用后的受害情况,直接向当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也可在农业、工商、质检等部门协调赔偿未果后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给予经济赔偿。
卖的是假农资
坑的却是老百姓半年的收成
挣这些昧良心的钱
真的心安吗!!!
当初的监管在哪?
现在执法人员又在做什么?
这些受害农民究竟该怎么办?
对于这段时间爆出的假农资事件,
您有什么看法
欢迎发表评论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