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行业聚焦

把“老口味”找回来!湖南浏阳农民搜集老种子推广种植纪实

爽滑清口的丝瓜,味甜汁多的西红柿,甜软黏糯的糯米……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曾经的老口味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

图为于建起展示从全国各地搜集来的老种子

爽滑清口的丝瓜,味甜汁多的西红柿,甜软黏糯的糯米……随着人们对农产品需求的多样化,曾经的老口味逐渐回到人们的视野。老口味归来,品种选择、种植方式都与过去不同。和产量高、适合大批量生产的新品种相比,老品种的种植更多针对小众特色市场,唯有瞄准消费需求“精”耕,才能打出特色牌。在湖南浏阳,就有一对父子多年来搜集推广优质特色老品种,本报记者实地探访,为您带来他们的故事。

11月11日,在湖南省浏阳市永安镇芦塘村,74岁的种地“老把式”于国林从深圳赶了回来,中华老种子博览园11月12日动工,100多亩试种的蔬菜老种子已经长苗,他亲手和农民兄弟们一起将这些菜苗移栽到博览园。

于国林从外返家,而他的儿子于建起则从家启程赴外,前往贵州山区搜寻老种子,这是他的第31次追寻老种子之旅,目标是在博览园开园前,从全国搜集到近2000种老种子。

于氏父子有一个朴素的愿望,将“失传”的老种子找回来,在当地农民中间推广种植,在永安这个国家级田园综合体的土壤里,让老种子生根发芽结出硕果。

父子俩的梦想:找回失传的老味道

“留得葫芦子,不怕无水瓢;一根丝瓜种,种出一亩瓜。”在于建起的印象中,他是听着父亲哼的调子长大的。小时候,家里种的丝瓜颜色变为黄白色后,父亲就带着他采收,将种子从瓜瓤里取出来,留待来年栽种,而瓜瓤则用来洗碗。

“以前一个人吃三四碗丝瓜,如今三四个人吃一碗丝瓜。”长年呆在省会城市长沙的于建起感慨说,现在很难吃到儿时的味道,而失去的味道主要缘于失传的老种子。

在于国林的记忆中,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传统品种就退出了农民的种植“舞台”,取而代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选择种植杂交品种。时至今日,在田多地广的浏阳市,农民种植的老品种占比不到5%,只有在边远山区和一些有老种子情结的乡村,还有零星面积的老品种种植。

芦塘村就属于后者。虽然于国林自己对老种子爱不释手,但他也只能动员一些和他年龄相仿的“老把式”自耕自种,将30多种传统品种保留了下来,而这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有不少品质好、有市场的老品种有待发掘、保护、推广。他年龄大了,这个任务就只能交给儿子于建起。

山路遭遇塌方:瞬息间救出一袋种子

2015年8月,于建起第一次去了贵州省荔波县,一呆就是一个月。为了搜集优质的蔬菜老品种,他跑了30多个村庄。听说董蒙瑶族村寨有种植了200多年的蔬菜种子,他马上驾车前往,但山路难行,导航仪都找不到路,他只得停车,徒步跋涉近10里才到达。当地老乡打着火把,带他连夜找到这位瑶民家。于建起夜宿瑶家,总算找寻到了高山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老种子。为了证实品种是否优质,第二天一早,他就到瑶民的菜地上摘了做着吃。“确实很好,西红柿的水分多、口感好,做西红柿炒蛋压根儿不用再放水。”于建起至今还对当时的味道记忆犹新。

于建起带着好不容易找到的种子驱车往回赶,没想到途中又碰上了塌方。情急之下,他顾不上从车里拿行李,抓起装种子的口袋就往车外跳,5秒钟之后,车侧翻在地。至今回忆起来,于建起还心有余悸。

老稻种也是于建起的搜集对象。近两年,每年谷雨下谷种前,于建起都要去全国农业文化遗产之一的湖南省新化县紫鹊界梯田,搜集农民种了半个世纪的老稻种。在当地,麻谷红、白沙糯、鱼籽糯等老稻种农民还有留种,但红帜黏、早兰黏、岳山黏、喜白黏、岩黏等老稻种则难寻踪迹。

“鱼籽糯加工成糯米,打的糍粑能拉一只手那么长。麻谷红等红谷用来熬粥,味道太好了。”在亲眼看了打糍粑、亲自尝过红谷粥后,于建起决定把这些优质老品种带回村子里,进行展示、推广。

虽然找回了不少老种子,但一些珍贵的好品种目前还没有找到。如有一种叫“三粒村”的古老稻种,在市场上、农民家中根本找不着。现在,于建起每到一个地方,返乡之前都要雇一个当地农民,替他继续寻找老种子。

种出新的希望:市场受欢迎农民愿意种

“因为自身情结,搜集保留一些老品种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要将好的、有市场的推广给农民种植,推动我们当地种植业种优种强,这才是关键。”

为了推广老种子种植,于建起辞去长沙年薪丰厚的工作回到了家乡芦塘村,发动当地农民成立了盘古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但相当一部分农民最初并不买账,认为比起杂交品种,传统品种产量低,加上对种出来的蔬菜味道怎么样心里没底。

“眼见为实,说一千道一万,还不如种给农民看。”于建起带动合作社社员进行试种示范,今年陆续试种了黄瓜、辣椒等老品种蔬菜,结果让社员们喜出望外。比如一种叫“五爪龙”的朝天椒,比起常规辣椒种生长周期要多一两个月,直到10月份还在结辣椒。虽然个头小一点,但密度大,单位面积的产量并不低,试种的10多亩辣椒打了个丰收仗。用老种子种出的黄瓜虽然比市场上的黄瓜要短一点,但个头更粗壮,今年两季黄瓜种下来,亩产近1万斤,一斤卖价高达5元。采访时,农户热情地递给记者一根,黄瓜味道纯正,香脆可口。

这样的味道不仅受到市场欢迎,也让游客着谜。今年国庆节期间,村里举行了猜谜语比赛,担心活动时间太长,让参加比赛的小学生饿肚子,于是合作社给每个学生发了根黄瓜吃,没想到学生们吃完之后赞不绝口,还要求将黄瓜当作奖品发放,带回家里给家人吃。

看见合作社社员尝到了甜头,其他农户也跟着种了起来。当地农民于春阳特意从合作社要了一些香瓜、辣椒、南瓜苗,种了一亩,发现产量、质量都比较高,于是谋划着在村里开办一家农家乐,用老种子种出的蔬菜来招待游客。

游客喜欢吃,农民愿意种,于建起更加坚定了自己最初的想法,趁芦塘村纳入浏阳国家级田园综合体永安“童话湾里”功能区,决定在湾里屋场的田园间打造中华老种子博览园。博览园包含老种子科研育种、种苗提纯复壮培育中心、田园私厨体验、老种子蔬菜公园等20多个项目。

“这些种子很多是千百年以前流传下来的。在今天推广种植,需要进行提纯,把其中品质好、有市场的留下来。”于建起说。

“让老种子走进‘种子园’,走进田园综合体,最终走到老百姓的餐桌上。”前来考察浏阳田园综合体的财政部专家对此赞不绝口,认为将老种子保护和恢复起来,为建设种业强国提供了战略资源,对确保农产品安全起了重要作用,能让老百姓吃得更好、吃得健康。

上一篇:品种导航|中原地展、云南元谋种博会专家推荐品种:河南博韬篇

下一篇:农户收入可达12万!从10万吨到3000万吨,我国是食用菌产量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