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行业聚焦

为什么种地越多越挣不到钱呢?究竟怎么才能赚到钱?

许多人都心怀一个农场主梦,再加上如今国家政策对规模化农业的支持力度,不少种植户心动,许多商业资本也开始涌入大规模种植的领域。但是,规模种植真的赚钱吗?甚至不少曾经赚钱的中小规模种植户在扩大规模以后却不如之前好赚钱,原因在哪里呢?

有调研显示,中国目前有个奇怪的现象,种植面积几亩到几十亩的种植户赚钱的比较多,上百亩甚至上千亩的大户,反而很多赚不到钱。

理论上来说,按照规模经济的效应,规模越大理应越赚钱,大户赚不到钱,核心问题在哪呢?其中很关键一点,是盈利点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系统讨论一下,盈利点,到底怎么设计才算合理。

不赚钱的农场,有哪些思维症结?

(1)关注点不在农业本身

除了一些本身就从事农业,因为种植经验丰富而扩大生产的种植大户之外,很多以商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对农业生产并不熟,甚至并不是看重农业本身,只是看重政策,主要的精力放在跑关系、跑政策,真正用到农业生产上的精力并不多。

(2)没搞清生产和运营的区别

也有很多种植大户虽然专注于农业生产,但不懂得在规模扩大之后,自己的角色已经不再是“生产者”,而是“运营者”。过去大家都是小农经营,只管生产,虽然有利润,其实更多的只是“苦力钱”,运营和销售的事基本上被“二道贩子”给做了,而在规模扩大成为农场之后,不仅运营方面的各种成本增加,对农场主运营能力也有了更高要求。

(3)贪便宜心理

过去常说“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确不错,在农业社会,小农生产靠节约确实能增收。但规模化之后就不一样了,需要讲求投入产出比,农资投入等方面靠省钱已经不能带来利润,该加大投入的地方必须舍得投入。

(4)只想到靠主营业务盈利

很多种植大户在设计盈利模式时,主要就是想着要靠自己的产品赚钱。其实光靠农产品,很难赚到钱。不妨借鉴点互联网思维,现在很多互联网产品都不靠产品本身赚钱,比如杀毒软件,比如各种资讯类APP,它们主打的产品其实都免费,那怎么赚钱呢?既然免费,用的人就多,有了足够的人流量,广告商自然愿意掏钱!

其实做农场也一样,农场里可以利用的资源是很多很多的,一些聪明的种植大户,并不只靠自己的农产品赚钱,转变思路,让盈利点多元化。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些成功的运营思路。

案例1:降低成本管理出效益

人物:兴文县大坝苗族乡朝阳村种粮大户卢建文

土地:2600亩

变化水稻全部由插秧变为直播,并耗资11万元平整320亩坡耕地

收益:共计节省成本35万元左右,大春一季纯收入预计超过40万元

卢建文说,2015年秋季,自家流转的3200亩土地中有600亩已到期。“以前盲目扩大规模,效益不高。”在他眼里,田块里的潜力还没完全释放。

为尽量释放田地潜力,2016年大春,他打算在2600亩田里全部种上水稻。但与往年不同的是,他不再雇人插秧,而是采取直播的方式,一亩田能省出100元成本,而产量不受影响。

这两年粮食价格不高,“前年的最低收购价是每公斤2.7元,2015年也只有2.74元。”卢建文说,“估计2016年粮价也不会高到哪去,不如压缩成本,这一项就能省个二十五六万。”

促使卢建文控制成本的另一个因素是,这两年种地成本不断攀升。2013年,当地用工成本是每人每天60元,如今加到80元都不一定能请到人,而且,化肥、种子、农药、水费等还在不断上涨。卢建文算过一笔账,自2013年以来,种植水稻的成本每亩上升了50元。

卢建文的2600亩地,有320亩土地属于坡耕地。因为地形的因素,灌溉困难,一般只能种植玉米、红薯或大豆,与种植水稻相比,每亩产值要少200元以上。更恼人的是,到了收获季节,每亩地投入的人工成本比平整地块还要多100元。“这样一算,一亩地少收300元,320亩就是9.6万元。”

于是,过去这个冬天,卢建文花了11万元平整了这320亩土地,把水渠修到了田头,也都种水稻。“就是为了在自己有限的地里,挣得到更多的钱。”卢建文计算过,如果一切顺利,320亩水稻的收益基本就能收回平整土地的投入,“而总共2600亩地,光大春这一季,纯收入估计就能超过40万元,2015年一年我的纯收入总共才42万元。”

【解析】:按照企业生产经营的经验,当产品价格、产量不变的情况下,要增加收益,降低生产成本是唯一途径。将企业运营的经验用在农业生产上,道理一样:管理出效益。

案例2:独辟蹊径,创新出效益

人物:若尔盖县巴西乡羊俄村莴笋种植大户罗志明

土地:500亩

变化:更新品种,提前上市,注册莴笋品牌

收益:每亩多产莴笋250公斤,并且每亩多收入1700元,500亩多收入85万左右

2016年3月,高原气温还不高,罗志明却早早动手忙着搭建大棚和育苗。他打算在2016年给村民们一个惊喜。

2009年以来,罗志明一直是当地最大的莴笋种植大户,每亩年产莴笋4500公斤。村民们见效益不错,纷纷效仿,结果莴笋种植面积从1000亩扩展到6000亩,价格却从每公斤3.4元降到3元。“整个村子的品种都一样,收货的人将价格压得很低,必须要改变。”趁着春节,罗志明专门拜访了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带回适宜高原种植的早熟品种,比以前的品种要早上市一个月。

同时,罗志明还请专家制作了一个无公害莴笋种植方案:全程使用发酵两到三年的牛粪等农家肥,同时,针对高原病虫害特点,引入光诱、色诱、性诱“三诱”杀虫的技术,坚持莴笋生长期间不使用农药。

☞灯诱、色诱、性诱、生物导弹,这些设施蔬菜绿色防控技术,你都会吗?

罗志明透露,等到2016年第一茬莴笋上市,他就去注册“高原生态无公害莴笋”品牌。

罗志明已做过实验证明,如果细致管理,新品种每亩可增产250公斤。加上上市早,每公斤可卖到3.2元,比一般的收购价格每公斤多出0.2元,“等于一亩地就多收入1700多块。”

【解析】:在市场同类产品互相杀价的激烈竞争下,独辟蹊径的无公害种植方案,以及即将注册的品牌,显然胜出一筹,让追赶者永远追赶,这就是创新的力量。

案例3:转变观念,合作出效益

人物:雅安市名山区蒙峰茶叶种植专合社理事长王明清

茶园面积:5100亩

变化:与本土川茶加工企业签订收购合同,收购价高出市场的3%

收益:每公斤茶叶比2015年多卖8元,总共增收112万左右

2010年,合作社刚组建时,雅安市本土的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曾找上门来,希望共建种植基地,但由于农户们意见不统一,合作告吹。

2014年,合作社5100亩茶园大丰收,采收的春茶超过140吨,但收购企业开出的价格只有每公斤116元。王明清算了笔账,一亩茶园产量是27.5公斤左右,收入不到3200元,而成本加在一起就将近3000元,“忙一年就赚个一两百元。”为找销路,王明清去了趟宜宾。他发现,和名山类似,当地茶叶收购商也大部分是省外企业。“贴个标签就成别人的品牌了,卖价能翻倍。消费者都晓得铁观音、大红袍,咋就不晓得蒙顶山?”王明清觉得,茶叶还是要做出品牌,他想到之前的合作伙伴——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2015年底,双方再次联手,协定按高出市场价3%的价格收购合作社产的茶叶。“因为跃华的生产基地就在四川,运输费用少,敢比外省企业给得多。”王明清说。

如今,合作社的茶叶已上市,2016年收购价为每公斤124元,不但比2015年多了8元,而且比其他商户给出的价格多出了4元。

王明清说,按照2016年茶叶的长势,每亩有望产春茶27.5公斤,这样一来,5100亩茶园就能比2015年足足多卖112万元。

【解析】:从不合作到合作,提升的是效益,是价值。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最关键的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大户赚钱的筹码就是它的规模,以规模为筹码开展经营所产生的经营效益。大规模的种植,就需要考量土地所在地域的土壤及气候条件、空间位置、劳动力成本、农业技术及配套条件、投资者意愿、政府补贴及保障政策等因素,而不是盲目的扩大以致于最后亏本收场。

上一篇:影响植株生长质量的元凶!大棚地膜下有“定时炸弹”你知道吗?

下一篇:冬季设施蔬菜温度、光照、湿度的调控技术,超级实用!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