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行业聚焦

乡村游如何告别“野蛮生长”?

美丽的背后也有不和谐音符。基础设施条件薄弱,限制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欠缺,影响消费体验;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恶性竞争……

  在腾冲市固东镇江东银杏村,每到黄叶纷飞时节,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拍照。
  刘正凡摄

旖旎的自然风光,别样的民族风情,淳朴的民风民俗,这是云南省乡村旅游的美丽一面。

美丽的背后也有不和谐音符。基础设施条件薄弱,限制接待能力;服务水平欠缺,影响消费体验;经营模式同质化严重,导致行业恶性竞争……

作为最具特色的产业之一,云南省的乡村旅游呈井喷式发展,但量上的突破遭遇质的瓶颈,提档升级势在必行。近日,记者走访了丽江拉市海、大理才村、腾冲银杏村等村落,力图探寻乡村旅游的良性发展之路。

7000人的村庄每年涌入70万人

红火背后有成长的烦恼

数据显示,2015年云南省接待乡村旅游者1亿多人次,乡村旅游收入近千亿元,约占全省旅游总收入的三成。但是,乡村旅游红红火火的同时,也遭遇“成长的烦恼”。

硬件条件差,限制接待能力。紧靠洱海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才村风光秀美,是不少旅游爱好者心驰神往之地。如今这座远离繁华都市的村庄却有些喧闹。

凭借离大理古城不过10公里的区位优势,这个7000人的村庄每年涌入70万游客,客栈数量更是从40多家猛增到170家,小小的才村难堪重负。交通拥堵严重,高峰期堵车路段达几公里长;旅店接待能力差,村民和租房客之间的纠纷不断。

景区管理滞后,影响消费体验。最近几天,丽江市拉市海景区管委会主任和顺英处理了一件棘手的纠纷:一位骑马游玩的外国游客投诉景点没逛全,要求退钱;牵马的农民矢口否认。双方各执一词,又都拿不出有力证据。几番协调,和顺英说服马场退掉部分费用。此举被当地人指责“胳膊肘往外拐”,这让在基层工作多年、性格泼辣的和顺英一肚子委屈。

“当地的旅游纠纷主要是因为缺乏管理导致的。”新上任的玉龙纳西族自治县拉市镇党委书记和建强说,2007年,因丽江建设调蓄水工程,淹没了不少土地,拉市镇农民人均耕地从5分降到了3分,农民自发搞起了牵马划船旅游项目。生意最好的2013年,拉市海周围有69个马场,规模从几十匹到二三百匹不等,既有个体,也有公司、合作社。旅游项目一直处于自然生长阶段,无序竞争在所难免。“经常是农民心里有气,游客也不痛快,双方都有火,一点就着。”和建强说。

乡村旅游是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重要产业。业内人士指出,面对游客对高质量旅游体验的追求和当地软硬件落后的矛盾,云南省下一步应着力解决产业存在的共性问题,补上硬件的“短板”,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的“软环境”,打造乡村旅游精品。

村子收门票,村民腰包没有鼓

探索企业加农户模式实现共赢

不少村子确实富了,但是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大量涌入的游客给公共服务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村集体经济底子薄,完全依靠上级投入不现实。有一些地方打起了门票的主意。

腾冲市固东镇江东银杏村位于高黎贡山脚下,全村3000多棵古银杏树,让这个小村庄显得古朴深邃。每年深秋,黄叶纷飞,景色迷人。

银杏村成立了由开发公司、集镇开发服务中心和社区居委会三方入股的公司,利益分成,由公司负责银杏村的保护管理和开发,并于去年10月开始收费。

令人没想到的是,门票对当地旅游带来不小伤害。村民说,“基本收的是旅行团大巴车上游客的钱,开放的村庄、复杂的亲朋关系,很难挡住散客。收门票的效益并不明显。”村里开办农家乐的人家认为收门票导致游客减少,影响了生意。游客认为原本自由进出的村落,支起栏杆收门票大煞风景,破坏了心目中乡村的淳朴自然形象。村集体和没从旅游中获益的村民则认为,没有收入,哪里来钱搞村庄公共事务?利用大家的资源自个发财公平何在?

转型升级,路在何方?云南各地积极探索。

才村发展企业加农户的运作模式。才村党总支书记张庆国介绍,过去20多年,才村基本没有发展规划,170多家客栈分散经营,各唱各的调。“规范化是必须做的”,他说:“比如龙凤村民小组,准备采用企业加农户的形式,只规划10家餐馆和30家客栈,村民租房收益拿出两成交给集体,实现企业、村民和村集体共赢。”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乡村在发展旅游业时,通过规范的公司化运作,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村集体在公司中占有一定比例的股份,通过乡村旅游的发展,村里的土地等集体资产不断增值,也让村民分享到产业发展红利。

乡村旅游转型升级,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在拉市海,湿地景观涉及若干村委会,以前各有各的小算盘,遇到好处没人让,碰到难题没人上。面对一盘散沙,镇政府的作用凸显。和顺英介绍,管委会和镇里加强了对马场的规范管理,如给游客买保险、向社会公布规范的马场清单、对从业人员开展服务培训等。今后还准备对马场实行积分制管理,建立市场退出机制。

个别客栈污水直接流进洱海

村里的事还得靠村民自治

村民的口袋越来越鼓,幸福感却没有随之增加。

村庄的环境“脏乱差”。在才村,个别客栈餐馆偷排污水,直接流进了洱海里。有人调侃,小小才村,就使“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洱海”的任务遇到阻力。

更严重的是,村里事务没人管。一度才村集体账上只有43元钱,村干部多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理。原本在外面搞建筑当老板的张庆国,被动员回村里做“当家人”。

张庆国的第一招是动员党员干部搞大扫除,每个月一次,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再加几次。如何建立村庄环境治理的常态化机制,村里两个月开了30次会,60多个村民代表通过“一事一议”商量,决定收取卫生费。“村里的事靠政府投入不行,还得靠村民自治,靠‘村规民约’,外地人来开客栈,也得按照村里的规矩办,因为房东是村民。”张庆国说。

客栈根据区位分成3个档次,一线海景房每个床位每月收20元,二线房每月每床收10元,三线房一个床位一年收600元。对村民,每人每年收36元。这几年,村里既坚持做好保洁和设施维护,也坚持公示收费支出。今年上半年,村民都自觉交了卫生费。

如今,通过村民自治,才村还自发组建了“巡逻队”,管理内容覆盖村庄秩序、环境卫生和村民在建项目规范。大理市洱海管理局的张社能说:“村民自治可以增强村民的自我管理意识,也能增强被管理者的认同感,有助于让旅游发展和基层治理、生态保护得以协调统一。”

未来3年,云南乡村旅游将创建200个旅游名村、200个民族特色旅游村寨和150个旅游传统古村落,支持建设100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不少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村已经认识到,要解决目前存在的“软环境瓶颈”,村民自治无疑要规范、强化起来,这样才能让更多远方的客人留下来。

上一篇:钟祥市:守望乡土灵魂的文化传播者

下一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盈利状况趋好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