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内相当数量的农民将进入高收入群体
社会财富分配是在不断变化中的。
上世纪80年代,教师被公认是典型的收入亟待提高的群体,通过设立教师节来提醒全社会关注教师待遇。对应那个时期彩色电视机厂的工人则被普遍羡慕,当时的彩电十分紧俏,主流的售价一千多元的十八寸彩电,购买凭证,所谓彩电票就需要几百元。
时至今日,已经没有人会那么认为。其实到90年代这种情况就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我们说,农产品价格提高是一个趋势。理由很简单,以蔬菜为例,蔬菜实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品,延伸到流通环节那就更是这样,劳动力成本在不断上升,相应价格有起伏,但是上涨是趋势。
上涨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现象。作为北漂,或者各种飘,经历过租房就会明白,租房价格持续上升,结果是一部分品质不佳的房屋退出了租赁市场,而另一部分房屋一进入市场就是一个相对高的价位。
换句话说,农产品即将进入品牌化的时期。今天人们花费很多钱购买路易威登,或者爱马仕的皮包,不仅仅是皮包,比如瓶装水,那么未来,选购更高品质的农产品是类似的。实际上,今天这样的消费现象已经初露端倪。
当然,今天市场发展的阻碍是,农产品流通环节多,环节一多之后,无论是经销商还是终端消费者关注的都更多是价格而不是品质。但是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在农产品交易平台一亩田上,几百元和几十万元的订单并存。关键不在于数量,关键是采购商现在可以采购到需要的商品。
一位辣椒经销商,在传统批发市场求购带把的子弹头干辣椒遇到了困难。那么在传统的生鲜采购中,这位采购商会寻求类似的替代品种,但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下,他很方便找到了所需的供应商。
现阶段,农业投入要素的价格还很低,比如可流转的土地,相应一些引风气之先的新农人已经在开始重构农业生产和流通的结构,一旦他们基于互联网形成扩大再生产的正向循环,优势就会得到不断加强。农产品不是工业品,产品间有很大的差异性,品牌可以造成很高的溢价,同时要素是独有的,比如原产地。综合反映到经济上就是一部分农民的收入不断增加。
另一个方面,农民,或者农产品经纪人属于自由职业者,以前的问题是劳动力无法在市场上更顺利兑现,随着农产品流通效率的提升,同时社会劳动力实际上是日益短缺的,一部分农民愿意每周工作不是40小时,而是70个小时甚至于更多,虽然他们要比城市的同龄人幸苦,但是更高的收入是题中应有之义。
遗憾的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没有意识到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对新事物接受不够积极,虽然今天他们有生产和流通方面的经验,但是与他们竞争的年轻人,确实愿意而且善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