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新闻快讯

京郊国家级生态农场春耕忙 柔性日光大棚里蔬菜一年四季循环生长

三月过半,京郊寒意未退,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国家级生态农场的上百座温室大棚里,番茄和叶菜的枝蔓发出浓绿的颜色。晌午时分,57岁的侯永光穿着夹袄,敞着怀,和四位工人用毛笔蘸取一点水溶肥,涂抹在花骨朵底部。而在他们工作的隔壁大棚里,红彤彤的番茄果挂上枝头,被工人摘下运向城里的门店。

三月过半,京郊寒意未退,北京市密云区十里堡镇国家级生态农场的上百座温室大棚里,番茄和叶菜的枝蔓发出浓绿的颜色。晌午时分,57岁的侯永光穿着夹袄,敞着怀,和四位工人用毛笔蘸取一点水溶肥,涂抹在花骨朵底部。而在他们工作的隔壁大棚里,红彤彤的番茄果挂上枝头,被工人摘下运向城里的门店。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国家级生态农场名单,北京市共有六个上榜。新京报记者近日探访密云区唯一一家国家级生态农场发现,密云区十里堡镇绿火生态农场不仅综合应用棚室温湿度调节、倒茬轮作、蜜蜂授粉、糖醋液、天敌昆虫、生物农药等农艺措施和绿色防控技术,控制病虫发生、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还建立一套成熟的现代化公司经营体系,来管理农场人员,以此实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和食品安全。

生态农场里忙碌的工人们。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土肥水绿色管理,春耕时节产销两旺

3月13日上午10时,侯永光转身背过有些刺眼的阳光,拉开夹袄拉链进入工作状态。从事大棚种植近20年时间的他,是负责这座农场日常生产的员工之一,他每天要查看棚室内温度、调整滴管带位置、检查蔬菜长势,整个上午,他和工人在上百栋温室内一遍遍巡视。偶尔有参观的人进来,侯永光会仔细回答每个人的问题。

负责生产的侯永光。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在老式夯土大棚一侧,枯菜叶、动物粪正在堆肥。侯永光说,这是未用完的农家肥,“蔬菜离不开土、肥、水,种好菜必须要把好土肥水的源头。生态农场更是注重蔬菜源头生态,不用化学肥料,不用化学农药,不用雨污水。”

今年34岁的农场负责人侯彬彬告诉记者,密云这座国家级生态农场的建设经验是,对土壤改良的重视程度比较高。他介绍,生态农场请专业公司进驻园区把脉诊断,对土壤酸碱度、重金属污染程度、微量元素占比度详细进行检测,确定土壤改良目标;为了改善土质,农场对园区深耕暴晒、过筛去砺石,投放牛粪、草炭、沼渣等基质,投放蚯蚓改善土壤,而且每年定期补充腐殖质有机肥、秸秆发酵物等,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侯彬彬在大棚里查看作物种植情况。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农场里,满载蔬菜的电动三轮车来来往往,一个上了年纪的工人在侯永光身前停车打招呼。侯永光每天除对生产进行常规管护工作外,另一项工作就是参与蔬菜装箱。

“生态农场的蔬果是直接面向都市门店的,此外,就是固定的大客户。”侯永光说,2023年以来,日产日销数万斤蔬菜,一直保持着产销两旺的景象。

大棚里铺着全生物降解地膜,蔬菜长势良好。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柔性日光大棚,蔬菜一年四季生长

如今,生态农场也在进行着一场“蜕变”,将传统厚重的土夯大棚全部替换为明亮晶莹的柔性日光大棚。侯彬彬介绍,生态农场里的柔性日光大棚是结合密云当地的土地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并取得了国家专利。他说,这种大棚的优势是,建筑结构整体采用可回收再生材料,无建筑垃圾,不破坏耕种层,仅此一项比建设传统温室棚节省一半的成本。

生态农场采用柔性日光大棚。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记者发现,相比老式土夯大棚,新型大棚除了更为宽敞明亮外,棚内耕作区与大棚边缘的距离显著变小。侯彬彬介绍,农作物在生长阶段需要充分的光照,老式大棚的光照面积没有新大棚的光照面积大,因此前者也没有后者的空间利用效率高。

这里蔬菜一年四季循环生长,几十天就一个周期,番茄、叶菜倒茬种,每天都有新鲜蔬菜上市,一年可生产上千万斤。侯彬彬介绍,2023年春天迎来了全面复工复产,优质蔬菜消费需求强劲,生态农场会有数百万斤蔬菜供应都市餐桌。

农场里新鲜蔬菜正在茁壮成长。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侯彬彬介绍,接下来生态农场会继续建设柔性日光大棚,还会根据园区道路走向、雨污水流向和季节风向,设计农场大棚朝向、沟渠流向以及农场西南堆肥沤肥、雨洪收集池的位置,确保农场土壤安全、不受污染。

农场标准化运营,技术员全天驻场

“3月12日,3.04亩,烯酰吗啉,喷雾,规格10%,负责人赵。”一处大棚里的墙上挂着的小本上记录着当日的生产数据。侯彬彬介绍,生态农场有400余栋大棚,每座棚里都有操作记录本,记录着该处农田的所有生产数据和负责人清单。“大棚里的设施虽然也搭载物联网,但是我们要求工人也得记录下每条数据,因为机器是由人操作的,人的工作做到标准化,整个农场才能实现标准化管理。”

棚里都挂着操作记录本。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生态农场技术员丁磊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人,他从2004年从农业院校毕业后,一直从事农园管理工作。丁磊的工作全天驻场,每天六点早晨起来巡查大棚,看吊秧绳该不该提升,看吸虫板是否该更换。

丁磊在手机上打开一份密密麻麻的电子表格,“看,这是2月下旬定植的硬质番茄,现在就该打岔了。这是上周定植的黄瓜,再过几天,就可以安排人采摘了。”表格上,不同的蔬菜种类用不同颜色标注,定植日期和采摘日期一目了然。

大棚里五颜六色的“吸虫板”。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58岁的魏树才,是在今年2月下旬,从70公里外的古北口镇过来务工的。他说,这里管吃管住,做事比较“讲流程”,便过来挣份工资,也顺便学习大棚种植。

他左手拿着一只有毫升刻度的塑料杯,里面是水溶肥,右手拿着毛笔,蘸一点水溶肥润在叶片底下。“嘿,这里的活儿,太精细了。”他手指甲盖敲了下容器刻度,又展示了一下毛笔。

工人在用毛笔蘸取水溶肥。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

据介绍,位于密云区十里堡镇的国家级生态农场占地1000余亩,温室大棚400余栋,现有6家直营销售门店及2家网络店铺。农场在打造集农业技术研发示范、休闲体验、应急保障于一体的都市现代化农业生态园。先后获得北京“蔬菜保障供应先进单位”“绿色农产品运输示范企业”“北京生态农业标准化园区”“国家生态农场”等称号。

来源:新京报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上一篇:每棚纯赚10万元,全靠这个“爆款”瓜!附9个优质品种,马上就能种!

下一篇:大学生“新农人”助力端牢“中国饭碗”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