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投稿
帮助
资讯 > 新闻快讯

仅13年,收入增长超5.5倍,“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的这个小村庄,真的不简单!

姚磨村依托瑞丰蔬菜产业合作社,主动出击拓宽蔬菜销售市场,通过“夏菜南下、冬菜北上”订单式发展,建立了直销通道,实现错时错季销售。目前,姚磨村已在广州、深圳、武汉、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建立冷凉蔬菜销售窗口,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市场租赁蔬菜销售档口,畅通菜农销售渠道,实现直供直销。

13年前,人均收入只有2800元

如今,收入增长超5.5倍

这个位于“中国冷凉蔬菜之乡”的小村庄

靠种菜实现了全员致富

真的不简单!

01 让种菜从“副业”到“主业”

和西海固大多数的村庄一样,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姚磨村发展长期滞后。虽然地处清水河上游,地势开阔平坦,是当地的农作物主产区,但村民大多靠天吃饭,三四月里洒下一把小麦种子,七八月里收获一年的口粮,日子过得紧巴巴。为了能换点零用钱,村民们会从农田里挤出几分地,种些韭菜、大白菜、芹菜等,一年下来,卖菜收入勉强够买油盐酱醋。

贫困所迫,10多岁时,姚选就和父辈兄长出门讨生活。2002年,原州区尝试发展设施农业,在姚磨村建起50亩西芹种植基地,推广穴盘育苗和立柱式栽培。“生产速度快、成活率高,亩产值在3000元左右。”姚选听说了,一算账,感觉回乡种菜比在外卖苦力有盼头。

虽然有着天然优势,但因缺少资金、技术,种菜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和市场。之前,姚磨村种植的蔬菜只有老西芹、老白菜等两三个品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100多亩,在当地群众眼中属于可有可无的“副业”。

2007年,原州区农业农村局牵头推广新品种,打深井灌溉,引进娃娃菜、西兰花、辣椒等新品种,派技术人员进村指导老百姓种菜。“蔬菜亩均收入1000元,大家一算账,种菜比种庄稼效益好了许多。”当年村民看到希望,纷纷加入种菜行列。

在村委的带动下,姚磨村部分村民申请了政策补贴,建成拱形蔬菜大棚、日光温室,也开始大面积种蔬菜。2008年,从蔬菜产业挣到钱的村民推举姚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并在同年成立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走上规模化种植蔬菜的路子。

02 开始转型,收入增长3倍多

2013年,姚磨村建成原州区首个万亩冷凉蔬菜基地。2014年在河东、别庄村流转土地6000亩,新建万亩冷凉蔬菜基地1个。2015年底,又在周边曹洼、石碑村流转土地7000余亩,打造曹洼—石碑万亩冷凉蔬菜基地,拓宽蔬菜产品的销售市场。

发展之初,原州区政府适时提高种菜补贴标准,鼓励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同时还与科研院校建立长期院地合作关系,邀请专家同本地农技人员共同组成技术服务队,建立“技术人员+基地+科技示范户+普通农户”的服务机制。

特别是与科研院所合作,引进科技种菜。

比如,陆地菜覆盖黑色薄膜,就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可保证水肥适度,因为浇水施肥已配套滴管水肥一体化操作,达到精准施肥、灌水,覆膜可保证不受多余水的侵害;二是升温快;三是可保证不长草,也免去了使用除草剂,节省劳力。病虫害防治采用太阳能的除虫器,效果很好。

同时,菜的种类不再单一,目前已由原有的传统菜,改为市场需求选择,扩大到以及深受香港消费者喜欢的菜心等。“因为有院地合作,技术人员看哪个品种优秀就试验种哪个,然后再推广,品种选得好就能产得多销得快,2017年,名特优蔬菜作物种类达到20多个,新品种达438个。这几年都尝到科学种菜的甜头了。”姚选自豪地说。

罗军是姚磨村最早一批种植冷凉蔬菜的村民,也是通过种菜最早致富的人。原来他只想着种好自家的几亩蔬菜,自给自足。没成想,村里发展蔬菜种植产业的路子竟让他走上了致富路。尝到甜头,他也有了劲头,目前种植蔬菜已经超过300亩,每年纯收入达20万元。

另外,从2014年开始,姚磨村就为农户争取到农业灾害性保险,每亩地补助60元,其中政府负担48元,企业或者农户负担12元,大大降低了农民种植的风险。

2008年,姚磨村的人均收入是2800元,依托发展冷凉蔬菜产业,2016年姚磨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

03 不忘总书记嘱托,提质增效、做品牌

2016年7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雨来到姚磨村万亩冷凉蔬菜基地考察,给当地干部群众巨大鼓舞。

在总书记“蔬菜品种很好、质量很好,要按照标准化种植生产,经得住检验,努力达到有机食品标准。”的嘱托下,姚磨村在冷凉蔬菜产业提质增效上下功夫,不断做强做优冷凉蔬菜品牌。

2016年,姚磨村整修冷凉蔬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冷凉蔬菜基地灌溉设施3000亩,整修村级排水渠道7.1公里。争取农发项目支持,在撒门村实施节水滴灌项目3600亩;争取国铁集团投资1800万元,在姚磨冷凉蔬菜基地建设净菜分拣车间、高标准连栋温室。

同时,建设拱棚、温棚、工厂化智能育苗温室、规模化预冷库,延长产业链,实现一年四季不间断供应。通过建立“互联网+农业”服务平台,配套物联网可追溯和水肥一体化系统,实现远程视频监控、温度、湿度、灌溉等9项技术参数全程记录及控制。

“建立标准、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是姚磨防范市场风险最有效的方法。”姚选说,这几年,姚磨村认准冷凉优势和主打品种,做好智能育苗,从源头统一蔬菜种植标准和品质,再逐步扩大种植规模,把握“春提前、秋延后”生产周期,错过蔬菜上市“重叠期”,让好菜卖上好价钱。

如今,姚磨村万亩冷凉蔬菜基地的8个蔬菜品种通过国家安全质量体系认证、无公害产品认证及产地认定,并注册登记“六盘清水河”商标,获宁夏著名商标,基地被农业农村部认证为“固原市永久性蔬菜种植基地”,也取得有机认证。

姚磨村依托瑞丰蔬菜产业合作社,主动出击拓宽蔬菜销售市场,通过“夏菜南下、冬菜北上”订单式发展,建立了直销通道,实现错时错季销售。目前,姚磨村已在广州、深圳、武汉、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建立冷凉蔬菜销售窗口,在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的市场租赁蔬菜销售档口,畅通菜农销售渠道,实现直供直销。

为进一步扩展市场,姚磨村利用“互联网+农业”思路,结合发展现状,建设物联网+农业项目。同时,进一步探索“互联网+支部+电商平台+农产品销售”的模式,把传统销售和网络销售相结合,探索线上线下销售方式。

04 三产融合,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突破口

2019年,姚磨蔬菜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园落户彭堡镇姚磨村。示范园占地450亩,总投资1.5亿元,集生产、育苗、加工、冷链、销售等于一体,进一步拓宽了冷凉蔬菜产业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该示范园被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确定为第一批认证基地,蔬菜售价高于同类蔬菜10%至30%。

一次次考察后,姚磨村决定以休闲观光农业为突破口,以冷凉蔬菜为基础,加快实施三产融合,开拓产业发展的新天地。

认准了就干。2021年,为丰富乡村旅游项目,姚磨村争取到国铁集团的支持,获捐的退役内燃机车、客车车厢,成为一道独特风景;还和当地餐饮企业洽谈,着手打造集食、住、娱、游为一体的休闲农业,就连种植蔬菜的大棚也被创新“改造”,变为既养鱼又种菜的“混搭”大棚。

一栋大棚里,鱼和蔬菜相互配合唱起了“双簧”——鱼池中的水过滤后作为“营养液”提供给蔬菜,被蔬菜吸收过滤后的“清泉”又流回鱼池供鱼生长,实现了安全又健康的神奇效果。

“种菜不施肥、不打药,斑点叉尾鮰鱼拿生命来做我们的质检员,我们只生产真正的有机鱼菜。”丰和渔业负责人王维军指着眼前的温棚介绍道,一栋棚长81米,宽10米,以前种植蔬菜,每年用水量约400立方米,如今加了养鱼系统,用水量没有变化,但增加了2吨鱼的产量。

过去种西红柿,一栋棚西红柿收入3万元至4万元,现在由于不用化肥和农药,品质提升带来价格提高,一栋棚西红柿收入4万元至5万元。而目前斑点叉尾鮰鱼的市场价每公斤30元左右,一年可养两季鱼,由此下来,一栋棚每年最少增收3万元至4万元。

经过20年的发展,2021年,姚磨村蔬菜总产值达到5510万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到18300元。原州区也将“中国(西部)冷凉蔬菜之乡”的称号收入囊中。

【声明】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文章,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若侵犯著作权,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在24小时内删除该文章。

信息来自中国民族报、大河网、中国青年报、

宁夏新闻网、宁夏日报等、长江蔬菜综合整理

上一篇:定了!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组织实施方案公开发布

下一篇:祝贺!首批100个全国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基地

微信公众号:cjsczzs

推荐阅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