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农业农村部详解
农业农村部农田建设管理司司长郭永田 中国网 杨楠
中国网直播9月16日讯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今日上午10时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并答记者问。以下为相关内容实录:
海报新闻记者:
我们注意到,截至2020年底,全国已完成8亿亩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请问高标准农田高在哪里?建设进展情况如何?建设高标准农田对于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谢谢。
郭永田:
谢谢你的提问,你提了一个大家非常关注也很重要的问题。高标准农田高在哪,我的理解,主要体现在这样几个方面。高标准农田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划和国家标准实施的重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第一个“高”是高在农田质量的高上。高标准农田是集中连片、田块平整、规模适度,水路电等基础设施配套比较完备,土地比较肥沃,与现代农业生产条件相适应。用基层群众的话说,就是地平整、土肥沃、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旱能浇、涝能排。这很形象地说明了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农田质量是高的,适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推动规模化经营、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
第二个“高”是产出能力高。刚才张部长已经讲了,从各地的实践看,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一般能提高10%到20%的产能,也就是100公斤左右的产能。群众也经常说,一季千斤,两季吨粮。
第三个“高”是抗灾能力高。高标准农田建成以后,由于设施条件大幅度改善,实现旱能浇、涝能排,稳产高产,大灾少减产,小灾不减产,一般年景多增产。今年就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前一段时间“烟花”台风对东部一些省份在短时间内带来强降雨,我去看有的地方农田积水短时间内淹到60厘米以上,但是高标准农田一般在一到两天之内,迅速就把农田里面的积水排干净了。一般的农田一般是3到5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样就容易形成灾害,对庄稼生长就造成影响了。今年,西北一些地方还遭受了长时间的持续干旱。我们调查发现,在西北地区遭受干旱的受灾面积里,高标准农田的占比较非高标准农田的低20个百分点。所以,它的抗灾减灾能力是高的。
第四个“高”是资源利用效率高。高标准农田通过集中连片建设以后,规模化经营,有效提高了规模效益,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高标准农田节水、节肥、节药、节人工成效明显,很好地提升了资源利用效率。
所以,各地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一个有力的抓手,积极推进。现在看,到去年底,全国已经建成了8亿亩高标准农田,对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从成效上看,一是很好地夯实了国家粮食安全基础。二是加快了农业的转型升级。刚才也谈到了,通过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我们调研发现,高标准农田项目区机械化水平比一般非项目区要高15-20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规模经营流转率一般比非项目区要高30个百分点。高标准农田项目区的新型经营主体占比比非项目区要提升20个百分点以上。所以说,它很好地推动了农业转型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三是很好地促进了农民增收。从节本、增效两个方面看,高标准农田项目区一般人均增收在500元以上。四是有效地改善了农田的生态环境。高标准农田通过地块整治、沟渠配套、节水灌溉、林网建设和集成推广绿色农业技术等措施,调整优化了农田生态的格局,增强了农田生态防护能力,减少了农田水土流失,提高了农业生产投入品利用率,保护了农田生态环境。所以,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绿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促进了山水林田湖草整体保护和农村环境的连片整治,为实现生态宜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