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了“夺命”百草枯,我国农业“除草传奇”究竟谁能代替?
百草枯是除草剂,也是剧毒农药,目前已被30多个国家禁用。我国自2014年7月1日起开始禁用百草枯,2016年7月1日起全面禁用。
2020年9月25日,我国农业农村部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百草枯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此后我国市场上不再出现百草枯,只能生产用于出口。
高效的除草剂,被禁真相
百草枯的结构式。图片:Calvero / wikimedia
百草枯1984年首次进入中国市场,当时的百草枯实用但价格昂贵。后来现为山东省农药科学研究院院长的李德军带领团队开始研发百草枯。
经过8年的科研探究,李德军团队终于在2004年攻克了百草枯,我国成为第二个掌握百草枯生产技术的国家。一时间,我国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百草枯生产国,百草枯在我国也被普遍使用。
百草枯是一种灭生性除草剂,它接触到植物后能被迅速吸收,并快速破坏植物的叶绿体膜,让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天气好时,百草枯可在30分钟内起效,在强光及高湿度环境中,植物对百草枯的吸收速度还会加快。
目前,百草枯是世界上用量第二大的除草剂,超过120个国家在使用百草枯。图片:pesticides-china.com
百草枯对几乎所有的绿色植物都有杀伤力,植物接触百草枯后会迅速萎蔫、枯萎。但百草枯接触到土壤后就会钝化,立马失去除草能力。所以,百草枯只能杀死地面的绿色部分而无法杀死植物地下的根系,这能很好的保护农作物根系免受伤害。
一年生植物地上部分死亡后,根系很难再萌发出新植株,但多年生植物很容易再发新芽,所以百草枯主要用于一年生杂草的防治。
百草枯主要用于一年生杂草的防治。图片:Bits and Splits / Adobe Stock / 图虫创意
百草枯还可用作谷物、棉花、甘蔗、大豆、向日葵等收割前的脱叶剂,用于免耕农业和路边、排水沟、下水道等非农业地区除草,有利于促进“免耕农业”的发展。
百草枯虽好用,但连李德军也没想到,他辛苦研制出来的百草枯居然成了许多人自杀的帮凶。
我们来看一组数字:
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收治357例;
2005年到2009年7月,四川省人民医院急救中心收治438例;
2010年1月到2015年5月,河南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126例;
2011年1月到2016年1月,甘肃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114例;
2012年到2014年12月,位于沈阳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就收治了190例;
2016年3月到2018年2月,位于西安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收治129例;
2008年至2018年,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职业病中毒科收治300余例;
……
这些都是因百草枯中毒就医的人,以上列举的只是冰山一角。
1991年至2000年,中国因为口服百草枯中毒的病例大约在450人,2001年至2008年,用百草枯自杀者将近8000人。
在这些自杀者当中,有些是对这个世界产生绝望后服用百草枯的,有些是因为一时冲动服用的,还有一些是误食的。
它没有解药,只要错过了最佳救治时间,生还几率几乎为0。
为什么每年因百草枯死亡的人那么多?
有人问,为什么每年因百草枯死亡的人那么多?
一位网友回答:“因为它是用来除草的,不是用来喝的”。
中国百草枯之父李德军说:“我知道它没有解药,但没想到会有人主动喝它。”
为了不让人喝它,李德军也煞费苦心!
第一,原本可以无色无味的百草枯,被染成了难看的墨绿色,一看就不是喝的东西;
第二,加入了臭味剂,让人闻起来就很恶心;
第三,加入了催吐剂,作用于大脑中枢神经,在很短的时间内,让人体呕吐。
就算是这样,也没能阻挡那些用百草枯来发泄内心不满的人。
禁用百草枯是农业界的损失?
其实,禁用百草枯也不见得是坏事儿。“百草枯”,既是优点也是缺点。目前的除草剂种类多样,能有选择性地应用在不同的生产阶段,比百草枯更有竞争力。
在澳大利亚,已有报道称某些杂草对百草枯产生了抗性。图片:agronomo.com.au
苯氧羧酸类等激素型除草剂,可使杂草茎杆叶柄扭转畸形,抑制杂草生长,还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
环己烯酮类除草剂可专门被禾本科杂草茎叶迅速吸收并扩散,7天后杂草幼嫩组织开始褪绿坏死。
酰胺类除草剂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用于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部分小粒种子阔叶杂草。
二苯醚类可用于苗后茎叶处理,被植物茎叶吸收后促使气孔关闭,使植物体温升高死亡。
低毒的农药也可能会导致滥用、抗药性等多种问题。图片:淡淡事淡淡人 / 图虫创意
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农药生产国,就企查查数据显示,近十年来,国内农药相关企业年注册量呈稳定上升趋势,2018年数据实现了一次猛增,当年注册量达到14万余家,同比上涨135%,2019年新注册量达7.6万家企业。
今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共新注册4万余家农药相关企业,同比上涨6%。分摊到季度来看,二季度注册量达2.6万余家,环比增长75%倍,同比增长33%。
未来农药产业将不断更新,迭代出低毒、高效的新产品,高毒和破坏环境的农药必定要被淘汰。以前我们没得选,现在科技发展了,还是要选择高科技的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