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本无归!番茄遭遇史上最低价,上万吨优质番茄集体滞销,还有救吗?
曾以为悲伤是流很多眼泪
现在却发现,真正的悲伤是欲哭无泪
云南红河州上万吨番茄滞销
靠天吃饭,是农民最无奈的事
他们挣扎一生,却也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
只有压到自己肩上,才知沉重如山
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
......
早在上个月,各大媒体就报道了云南番茄滞销情况,政府也在积极寻找各大销售渠道,然而无奈量太大,当地情势越来越紧张,气温每上升一度,就有更多坏掉的番茄!
整车鲜红又饱满的番茄因高度成熟无法运输,而只能眼睁睁看着被倒掉。成熟度远大于销路,农户自己吃不完,只能喂鱼喂兔......场面太令人揪心!

▲来自当地人民政府、弥勒头条、中国日报网报道
滞销下的农民陷入两难:
疫情后打工难,不打工又没钱
一位大哥告诉我们,“搭建一个大棚差不多要投资8000元,按照现在番茄的卖价,可能连投资的成本都收不回来。”
早上4:00起床摘番茄,大哥等了一上午,终于等来一个问价的,可对方不断压价,最后高度成熟的番茄以2毛1斤的价格成交了。
▲即使身为男子,说到这里,大哥泪水也开始在眼眶打转,农民真的很不容易......
他说,“早知道是这样,当初还不如去打工算了!”可疫情后打工更没人要了。
真的不敢想象,种了几十年地的农民,能说出这样的话,是有多寒心,多失望,多无助......
建水、蒙自等地是云南重要的番茄种植地,这里的番茄种植历史悠久,吃起来更是多汁沙软!在地里随手摘了个尝尝,都十分爽口,浓郁的番茄味,一尝就知是自然成熟的农家好番茄!
农户实地走访:
这么低的价格,从来没遇见过
婆婆今年63岁,番茄4毛1斤,等了好几天,终于卖掉一车番茄,仅收入60元。而这60元,是她一年辛苦的等待,是她焦急的盼望,除去搭棚、种苗、等成本,这60元,几乎就是本钱!也就是说,这一年,等于白干!
这位农户名叫梁保红,51岁的他带着两个孙子和一位80多岁的老人。
▼
“我咋就睡着了呢,太迟了没人收,又损失了啊!”他边说,边生自己的气,把坏掉的番茄扔地上。他所面临的巨大压力,也许真的很少有人能感受到,这些番茄是他的生计,支柱,更是希望!
往年熟透的番茄还能卖给果酱厂,制成保质期更长的番茄酱。然而今年果酱收购价居然也降到了2毛钱1公斤,这个价格甚至连工钱都不够!

无情的现实狠狠给了他们一巴掌,这让本该劳有所得的老农如今辛勤一年还要亏钱,面对几毛钱一斤的番茄,他们究竟该何去何从?
▼番茄卖不出去?品种结构布局很重要
这些品质上乘的番茄、为何从往年抢手货陷入如今的烂市境地?总结了一下原因:
1、针对今年的滞销,消费端对农产品销售情况的影响大。其一是城市餐饮消费能力没有复苏,人们外出消费的欲望不足。其二是包括企业、学校、工地在内的集团消费需求没有跟上来。第三点,在全球疫情情况下,出口受阻也为农产品滞销“火上浇油”,国外在疫情暴发期间,经济下行压力巨大,蔬菜水果作为我们出口的强项产品,今年的出口需求受到了抑制。上市的番茄运不出来,造成了番茄大量积压在菜农手里。
2、根本原因还在于近年市场行情较好,番茄种植面积大幅提升,导致产能过剩,造成了阶段性供大于求。
3、骤增的同时,品种结构布局不科学也是重要原因。粉果番茄点是成熟期早,果型规整,果色靓丽,味道脆爽鲜甜。相比粉果,红果受天气因素影响小,而且更耐储存。前两年,粉果的市场收购价每公斤平均比红果高1元-1.6元。看到行情好,农户们纷纷建起大棚,粉果是第一选择。全国到处都是番茄,还都是质量很高的粉果,再次供大于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