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200亩萝卜被疯抢拔光,指望回本的30亩西兰花也只能打碎在地里...
200亩萝卜被疯抢拔光,指望回本的30亩西兰花也只能打碎在地里...

遭遇了这样的事情后,这个乐观的59岁老农并没有消沉太久,他又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自己种植的西兰花上。看着自己30亩绿油油的西兰花菜地,他的心情格外欢畅。“今年西兰花价格好,最高卖到4块钱一斤。”陈柏林说,萝卜亏了就亏了,靠西兰花能弥补些损失。“等开年再上市一波,那不就赚回来了?”
但随之而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翻了他的如意算盘,陈柏林看着一地无人问津的西兰花,心情复杂。
陈柏林是武汉市新洲区大埠村的农耕大户,他和另外两个村民一起承包了720亩土地,数十年来辛勤耕作,种得一手好菜。
“拔萝卜”事件过去十多天后,他的生活就慢慢恢复了平静。
虽然萝卜被拔光,但他很快在地里又种上了大麦,等着来年收割。而在另一块田里,他种的西兰花陆续开始成熟,每天都有两三个菜贩前来收购。他的西兰花通过两三道菜贩子,最终销往武汉的农贸市场。因为品质上佳,许多菜贩前来问价。
那段时间,陈柏林享受着卖方市场。有菜贩买不到他种的菜还会说闲话,责怪他怎么不留给自己。那一阵子,“萝卜阴霾”一扫而光,加上西兰花每斤能卖到3~4元,他心里更是美滋滋的。
“我还跟老婆说,如果开年菜价保持下去,我能赚六七万。”陈柏林说。
好景不长,年还没过,1月23日武汉封城了。
在手机上看到消息,陈柏林有些担忧蔬菜的销路,但他又安慰自己,“人总归要吃饭吃菜啊,我这菜总归会有人来买的。”
等来到田边,他眼见村里的道路也堵上了。陈柏林问村干部,“(堵了路)菜怎么运出去?”对方无奈:“那也是没办法的事。”
陈柏林开始着急了。那几天,他从田里回来后坐在客厅翻着手机,轮流打电话给认识的菜贩,“你搞一点出去嘛,(帮我)处理一些嘛?”得到的回复大多是,“不敢来,这个时候哪个敢来啊?”
但耐不住陈柏林多次打来电话请求帮助,“你不来没贩子到我这来啊,我这么好的花菜,你不搞去我丢了多可惜。”
看在两人的交情上,泽大鹏决定先去把陈柏林的西兰花收购过来,放在自己的冷库里,等疫情缓解后再办证去卖。
年初六下午四点多,泽大鹏偷偷穿上外套,摸了个口罩溜出家门,随后跳上货车一路奔向陈柏林的菜地。
见了面,陈柏林问道,“现在这个价钱怎么搞?雇工钱都雇不起。”泽大鹏也是无奈,“那没办法啊,我要不来你这些花菜都没人要。”最后陈柏林的西兰花一斤卖七八毛,陈柏林说,“当废品卖的,比废品都不值钱。”
等回去后,泽大鹏把西兰花收进了冷库,随后立马回家消毒。等他走进家门,他的儿子和女儿已经在吵嘴,斥责他不顾安危地偷跑出去。泽大鹏只能陪笑,答应不再出去。实际上,他后来又去帮陈柏林拖了两次菜,三次总计约有上万斤西兰花。
等两个月后泽大鹏打开冷库,西兰花有的已经发黄发蔫,有些甚至已经开始腐烂。除此以外,他还有三四万斤的菜苔也都作废,整体损失约有十多万。
之后疫情慢慢恢复,菜贩们也陆续给陈柏林打去电话,但他已无菜可卖。
陈柏林卖给泽大鹏的西兰花至今没有结账,泽大鹏也不知所措。而陈柏林还有上万斤没收的西兰花留在地里,大约数千斤西兰花被搁置在田边,无人问津。
他甚至开始想,要是西兰花也能像当时的萝卜有人抢就好了,但路上一个人都见不到,他只能独自在田边抽烟发愁。
这之后他听闻,网上有农民把自己卖不出去的菜捐了出去,他突然想到,不如自己也把已经采摘的菜捐出去,“反正也没人要,捐了免得浪费。”
她联想到之前的萝卜,自己辛辛苦苦种的却被别人扒光,心里到现在其实还有些在意,但这次就当是“给国家做贡献了”。
直到3月初,陈柏林的地里还有大约上万斤的西兰花没有采摘,有的已经开花,采摘还要花费人力物力,即使采摘了也没人来买,他索性开来机器,把西兰花全部打掉,再把土地翻锄,洒下了玉米种子。
他在朋友圈发了一个视频,配文写道,“抢晴天,战雨天,抓紧时间搞春耕,季节不等人。”同样的视频,高秀梅发到抖音,配文写道,“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走完,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信息来自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