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农业为什么那么难?走上这条路,你后悔吗?
中国几千年延续下来的传统观念中,农业,一直都是比较低端的行业。“跳出农门”曾经是农村孩子努力读书的最大动力,因为这是他们改变人生命运的唯一途径。
在探访中,面对一张张年轻的面孔,常会问这群新农人:“好不容易离开农村,你为什么又选择做农业?”为了情怀,为了梦想,为了更好地照顾双亲,为了吃上健康食材,为了社会责任感,或者,直接一点,为了赚钱。
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毅然决然抛弃城市光鲜耀眼的机会、一股脑扎进田埂的他们,到底后悔了吗?
1
农业的商业价值确实很难实现,但是社会价值巨大,可以再造故乡、造福乡亲。简单说就是边做生意,边做善事!
不少农友们还在坚持,就是因为农业作为当地人的支柱产品,如果放弃了,对当地村民来说会少很多的收入。
2008年,身为跨国公司中国区总裁的周新平,放弃了几百万年薪和优越的大上海生活,怀着他的一个“油茶花开”的梦想,回到家乡衡阳当农民种油茶树,带领当地农民创业发展油茶产业。
他的创业经历像所有人一样,并非一帆风顺。从初入行业不懂种植管理,造成上千亩的茶树旱死,直接损失超过300万元,到2010年受金浩茶油苯并芘事件影响,4000万的茶油无法销售,资金回笼受阻。
那一年周新平差点赔光自己的所有积蓄,并产生了放弃这份事业的念头。在朋友的支持下,他还是咬咬牙坚持下来了。
时隔四年后,他在2014稻盛和夫经营哲学杭州报告会依然念叨那次危机,股东和朋友对他说:“只要你下决心干,这样的好事我们坚决支持!不赚钱也值得干!”
连续亏8年依然坚持做农业,当问及他能够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他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
“我们的基地在衡阳市祁东县太和堂镇,我走访很多附近的农场,看到的大多是家徒四壁又阴暗的土房子、破旧透风的老学校、孤苦老人呆滞的目光、小孩子怯生木讷的表情,绝大部分家庭都只有老人带孙儿在家,60岁以下的中青年人几乎不见。”
“听到的悲剧故事更让我难忘又心痛:村里一些老人因为生活艰辛贫病交加而自尽;还有些父母外出打工后分别在外又成家,原来的孩子就成了被遗弃在家的孤儿,只能跟七八十岁的爷爷奶奶生活;有些孩子从出生到3、4岁了,甚至没有机会叫一声妈妈;看看这些孤苦老人,想到自己父母家人当年的艰辛,再看看这些孩子的现状,真是没妈的孩子像棵草啊!”
因为地处山区、劳动力输出、教育医疗落后,留在农村的绝大多数都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群体。他们的生活窘迫、缺少关怀和照顾,犹如山上的野草,任由山风野火摧残。
“我希望大三湘的到来,能给这片贫瘠的土地带来希望和生机。所以,我不后悔当初的决定。”周新平说。
2
“没有10年的时间很难弄懂农业生产,我之前真是想得太简单了。”
6年前,当王小铁放弃北京年薪百万的工作来到陕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时,他心想,只要3年,他的有机猕猴桃果园就能收获满满。
1994年,王小铁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先后在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从事农业领域的工作。
在多年的从业过程中,他渐渐发现,许多农业企业都热衷于建设销售网络而忽视了生产基地的建设,这导致大量有机食品连锁店在城市布局的同时,却在为没有大量合格产品的供应而发愁。
在王小铁看来,只有生产出好的产品,企业才能有稳定发展的基础。经过深思熟虑,他决定辞掉工作开始创业,建立自己的有机食品生产基地。
2012年,告别在北京生活的妻子和女儿,王小铁只身一人来到杨凌示范区,流转土地500余亩,创立陕西百恒有机果园有限公司,虽然出任总经理,开始的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
困难远比他想象的多得多。
“以前在企业做管理工作,制定和落实规划是我最擅长的事,可当我真正开始种地,才发现原先的规划通通被打乱了,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也常常没了用武之地。”
王小铁表示:“6年来,果园的投资是我预算的3倍以上,生产计划的实施效率远远低于设想,更不用说还遇到了包括2019年霜冻在内的3次大的自然灾害。”
“从事农业工作,特别是农业生产绝不是一条简单的路。许多热血青年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田园生活的梦想,投身有机农业,但是能一直坚持下来不放弃的屈指可数。”
王小铁坦言,对于农业,他尚处于探索之中。尽管这条路充满艰难,但他将怀着一颗匠心坚定前行。
3
2013年,有着农创二代身份且已经拥有2家窗帘店的徐峰,在农创一代父亲徐清华的召集下,放下已经逐步红火起来的窗帘生意,回到湖北省荆州市大垸镇与父亲共同创办了天字号合作社。
过去,徐清华依靠经验和身边朋友的推荐来选择蔬菜种植品种,因为脱离了整个大市场的供需链,导致上百万元的亏损。90后徐峰则没有延续老一辈的“跟风”种植,而是选择在种植前进行充分的调研,根据市场的风向指导生产。发挥着独特优势——标准化管理、绿色生态种植、科技发展农业。融合科技种田、互联网思维、大市场概念,使得天字号合作社成为农创成功案例中的典型。5年的时间终于扭亏为赢,2017年天字号合作社创产值5000多万元,纯利润1600多万元,社员平均年收入10万元以上。
除了有让人羡慕的营收数字,用徐峰的话说,“更重要的是让老乡们的收入翻倍了”。对于农业这条路,徐峰父子肯定是不后悔的。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