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卖菜54年,捐款1000多万,59岁登上《时代》周刊,美国前总统奥巴马都排在她后面!
今年好像发生了很多事情:滴滴顺风车事件、疫苗事件、重庆公交坠江、艾滋病患者报复社会等等,每件事一发生,很多人不禁问道:“为什么坏人那么多?”
其实好人也有很多。在蔬菜行业里就有一位活雷锋,中国台湾卖菜阿婆:陈树菊。
陈树菊,台湾一位普普通通的卖菜老太太。2010年,这个名字赫然登上美国《时代》周刊“全球最具影响力100人”,她排在第八位,排在她后面的是我们熟知的奥巴马、克林顿、乔布斯、李彦宏…
同年亚洲《福布斯》慈善英雄人物榜,《读者文摘》2010亚洲英雄榜她也赫然在列。
陈树菊,只有小学学历的她,13岁开始便在台东一个菜摊卖菜,她靠着“50台币三把菜”的小生意,资助孤儿、给学校盖图书馆…...
54年来,她累积捐款达1000万台币(约224万人民币)。
但这1000万背后,却有诸多令人心酸的故事。
她只是一个平凡人,曾被命运之神所亏待,但她依旧用善良给这个世界带来温暖。
“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就是一个卖菜的”
2010年5月4日晚,纽约的“林肯中心爵士厅”,个子只有1米39的陈树菊穿着一件莲藕色的旧外套,一条简单的牛仔裤和球鞋走上了红地毯。走过红毯时,她因为脊椎侧弯、静脉曲张、蜂窝性组织炎等毛病,走起来一瘸一拐。
那天与她同行的都是名流,有巨星Lady Gaga,美国前总统奥巴马...
这是陈树菊在美国参加《时代》周刊的表彰晚宴的情景,年过半百的她在此之前只离开过两次台东县。
因为李安的推荐,陈树菊登上了《时代》周刊,而面对蜂拥而来的记者时,她却一脸呆萌地问:“什么是《时代》杂志?我和李安又不熟,他为什么要替我报名?”
面对人们的恭维,阿婆放下手中的青菜无奈地说:“我不是什么英雄,我就是一个卖菜的。”
办签证的那天,陈树菊的双手因为几十年来的辛苦劳作,已经弯曲到根本伸不直,甚至连指纹都识别不出来了,在场的人无不为她动容。
到了纽约,官方安排她去各大城市游览景点,她倒好,每次都一头扎进当地的菜市场,研究起了当地蔬菜。她说:“自从我13岁做生意开始,我从没有休息这么多天,我以前一年也只休息一天。”
她心心念念的还是那个菜摊,因为,她的菜摊不仅承载着自己的梦想,还有数以万计的小孩子和需要帮助的人的梦想。
“不愿意别人再经历与我相似的苦难”
她一人撑起了许多人的梦想,却不知,这是因为她经历过生活的苦难,她不愿意别人因为贫困,而再经历与她相似的苦难。
“我这终身穷怕了”,陈树菊出生于1951年,是台湾台东一户穷人家的孩子,父母靠摆摊卖菜维生,抚育着6个孩子。
13岁那年,人生的厄运第一次来临。
当时的陈树菊刚刚小学毕业,妈妈又怀了一个孩子,临盆时,由于胎儿太大难产,必需剖腹产把孩子拿出来。
那是20世纪60年代,医院要求必需先交纳5000元保证金,才可以开刀。爸爸慌了,家里哪里拿得出这么多钱?他向医院苦苦乞求,以至跪了下来,医生仍然无动于衷。
爸爸只好四处去借,把一切的朋友都求了一遍,好不容易凑齐5000块钱,回到医院时,妈妈已经撑不住逝世了,一同离开的还有没来得及出世的弟弟。
“妈妈一个人在寂静、冷清、没人管没人照顾没人理会的情况下过世了。”她一想到这个,心中就一阵抽搐。
母亲去世了,陈树菊退学帮衬家里,13岁的肩膀,担起了生活的重担,她成了台东菜市场里最年轻的摊贩。
19岁那年,厄运再次来临。
那年陈树菊最小的弟弟11岁,忽然得了一种非洲儿童那样的怪病:身体瘦得像皮包骨,肚子却鼓胀得像气球一样。
当地的医生一筹莫展,倡议他们去台大医院看看。可是医疗费和路费从哪里来?爸爸只能又四处借钱...
有一个在山上开农场的亲戚,当时家里条件很好。爸爸想请他当担保人,好向协作社借钱。谁知竟被戏耍了一通——跑到他们家里,家人说:“人在山上。”爸爸又跑到山上,又说:“下山去了!”
这样上山下山跑了10趟,骗来骗去,就是避而不见!爸爸忍了,年少气盛的陈树菊却气炸了!她跑去亲戚家里,和对方撕破了脸:“我爸爸也曾照顾过你,今天他只是借印章盖一个印,好借钱看医生。你不愿担保就算了,为什么要成心刁难?”
这样残忍的戏耍,让她感遭到了刻骨的人情冷暖。后来,是小学的一位教师帮了他们,教师发起全校捐献筹了一笔钱,才把小弟送去了台大医院,可惜已回天无力,送去医院没几天,小弟就走了……
看着亲手带大的小弟就这样无能为力死去,陈树菊心如刀割。那一刻她发誓:要赚很多很多钱,维护好家人和这个家!
那年,陈树菊19岁,她开始吃素。在原本该结婚的年纪而选择了照顾家庭,至今未婚。
她的每一个善举,都是无数次的失望和痛苦凝练而成,也正因如此,她的善举也才弥足珍贵。
“我不想求助无门的情况,再次发生”
卖菜的劳累,并不是为了让自己生活变好,而是让更多有需要的人生活变好。
卖菜五十几年,她帮过很多孩子。当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陈树菊接触到一家儿童福利院,那里有许多缺少关怀、遭受家庭变故的身心障碍儿童。
之后,她开始帮助这些孩子。她算过,如果每天捐100台币,能照顾到3个小朋友。她按自己的能力领养了几个孩子,不久,又给这家福利院捐助了100万台币。
每次她一瘸一拐,拿着钱去捐款,老师、护工们都震惊了。
当时的院长说:“她最令人感动的地方,就是一元、五角;一角、两角,一点一点慢慢累积,再捐出来。”
陈树菊只是淡淡地回应:“那种高兴,我不会形容,我只知道很舒服,很快乐,帮了人,那一天就很好睡。”
2000年,她拿出100万,在母校仁爱小学成立了“急难救助金”,以帮助需要紧急救助的孩子与家庭。
没错,这所小学正是当初为她弟弟集资的学校,虽然小弟的命没能就回来,但穷途末路时能伸手拉你一把的人,是永世不能忘的恩情。
她说:“欠人的,就是要还。这一天,我等很久了。”
她捐450万新台币的巨资,在仁爱小学建了个图书馆,那是台东地区小学里惟一一栋三层图书馆。
她说:“我不想求助无门的情况,再次发生在任何一个小朋友的身上。”
她无意要感动世界,她只是单纯地喜欢做慈善。
“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省一点是一点”
BBC采访后称陈树菊是:“世界上最不像,也最朴实的慈善家。”
确实是这样,除去慈善家的外衣,她只是菜场最勤快的卖菜阿婆。
从纽约回到台湾的第一天,顾不上倒时差,凌晨三点,陈树菊打着哈欠出现在了熟悉的菜市场。
一年中,除了除夕那天休息,她从凌晨的三点,到晚上的八点,从天色灰蒙到夜幕星河,都固守在菜摊上。
每天凌晨2、3点开开始进货,5点前整理出摊,50台币三把菜可能只赚得到2块、3块,但她从不讨好客人,也不缺斤少两,她只赚自己应该赚的辛苦钱。
她吃的极简,一碗白米饭拌酱油,偶尔加一点面筋,最奢侈的时候再加点腐乳。她花的佷省,一天只给自己20块(台币)的生活费:“我一个人花不了多少钱,能省一点就省一点。”
其余的钱都装进床底的那七八个纸袋里,装满之后,再把这些善款捐出去。
她的睡的很少,每天只能睡3、4个小时,怕贪睡,就不去睡床,一开始睡地板,后来睡长板凳,还练出了一身抓板凳睡不摔跤的本事,而有时实在累坏了,就这样眯一会。
如此,几十年,如一日。
她用这一袋袋小钱,做了许多大事。这一点点积攒下来的慷慨,到最后就汇聚成巨大而温暖的善良。
在做慈善这件事上,她一直是慷慨地给予着最大的热情,但是在自己身上,却是无限度地压缩着自己的欲望。
现在,陈树菊开始了一个新的“1000万”计划,她还打算继续卖菜,继续攒着她的钱,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她说道:“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完成我想要完成的事情。活一天,做一天,做到最后一天,这样我才活得最自在!”
这样的人,不必身家万千,不必舍身取义,也不必完美无缺,他可以是个凡人。即便是凡人,因为善良,也能成为一束光,给世界带来温暖。
心中如有爱,胸中自然满天星辉。
真正的善良,正是世界待之以痛,他仍报之以歌,在认清生活真相后,依旧炽烈地热爱着生活。
但愿你能被生活温柔以待
也愿你能温暖对待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