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木兰蔬菜产业园建成精准扶贫基地
在木兰县吉兴乡,有一个叫农夫疏菜文化产业园的蔬菜种植基地,在发展壮大绿色产业的同时,积极吸纳农村贫困户打工脱贫,把蔬菜园区建设成为精准扶贫的基地。
记者近日来到这里,只见几十栋大棚鳞次栉比,蔚为壮观,几十名村民正在大棚里育苗除草。吉兴乡红旗村的贫困户刘文生正在大棚里忙碌着,谈起在产业园打工他兴奋地对记者说:“我家有8亩旱田,收入挺少的,是村里10年的贫困户了。去年到这里打工,每月能挣3000元呢,一年干挣4万元呢,守着家还挣钱比上外地打工强多了,这一年俺家的生活好多了。”
贫困户张忠芳正蹲着整理大棚的菜苗,她也高兴地向记者介绍起来,“俺家是因病致贫,丈夫得帕金森病17年了。家里有20亩旱田,一年也就收入1.5万元吧,都用来治病了。俺在蔬菜园打工4年了,每月按时发工钱,一年挣4万元,比光种地多多了。以前生活困难,在家里着急上火的,现在在家打工觉得生活又有希望了。”她喜笑颜开地说完,指着旁边的同村村民王晶说:“她是聋哑人,家里更困难,丈夫有病,儿子还是脑瘫。家里就4亩多水田,看病欠了很多债,把地都卖了,就靠着低保生活。现在在这里打工是她唯一的收入,每月都挣工钱,生活好多了。”
蔬菜园投资人程大伟向记者介绍,他们是2012年从通河县招商引资来的,在县农委的帮助支持下,投资120万元通过土地流转形式,集中土地247亩,建设了容量250吨的水稻大棚催芽车间和水稻育秧基地。今年,吉兴乡再次整合资源,派出文化站站长王向东入住园区,帮助园区实施产业结构调整,确立了“打造生态观光农业名园,建设精准扶贫产业基地”的目标,扩大葡萄的种植面积,引进草莓、元枣、西瓜、香瓜等更多的蔬菜果木种植品种,将原有的单一大棚催芽基地改建成农夫蔬菜文化产业园。
据他介绍,基地今年引进种植了10个葡萄品种,在原有种植35栋塑料大棚的基础上,又增加了25个大棚。种植四季特色草莓5栋,种植特色大西瓜10栋,特色小西瓜10栋,特色甜瓜10栋。8月15日正式开园采摘,将举办为期2个月的农夫疏菜文化产业园“首届绿色无公害瓜果采摘节”。
帮扶干部、吉兴乡文化站站长王向东向记者介绍,农夫蔬菜文化产业园挂牌成立的那天起,他们就把社会责任扛在了肩上,瞄准精准扶贫目标,决定把园区建设成为精准扶贫的基地。实施劳务扶贫,所有进入园区劳动的必须是贫困户,重点征召残疾人、有劳动能力的病人、鳏寡孤独的老人等贫困人员;实施项目扶贫,对那些不能到园区工作的贫困户,可以和园区签订种植合同,今年他们就与20多户贫困户签订了40亩葡萄种植回收合同。为了帮助贫困户早日脱贫,他们承诺每斤葡萄以比市场价格高2元的价格回收。以一个贫困户种植一亩葡萄,年产3000斤为例,仅此一项每年就可增加收入12000元,完全可以达到精准脱贫。农夫文化产业园有信心在县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过党员干部一对一的包扶走出一条绿色农业、公益农业、扶贫农业、观光农业的新路子。
“四帮”精准扶贫打赢脱贫攻坚战
木兰县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按照“完善工作机制、突出脱贫主题、实施精准帮扶、同步进入小康”的思路,成立了县精准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县级领导包乡(镇),县直帮扶部门(单位)包村,驻村第一书记和帮扶干部包户”的工作机制,把贫困村、贫困户作为主攻对象,采取超常规举措,拿出过硬办法,举全县之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木兰县县直帮扶部门重点围绕“四帮”展开。帮制定精准脱贫规划,结合当地实际,帮助贫困村围绕改善发展条件、提升发展能力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和整体脱贫规划,并积极参与规划项目的实施与监督;帮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美丽乡村建设要求,帮助贫困村大力实施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农田治理、泥草(危)房改造、文化信息建设“六大脱贫工程”;帮发展脱贫产业,结合贫困村情况,推进“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落实“村有特色产业、户有增收项目”规划,实现特色产业全覆盖。帮助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主导产业,做强优势产业,并依托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引导贫困群众以土地流转、资产入股等多种形式参与产业发展;帮夯实基层基础,帮助加强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强化村“两委”班子成员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村“两委”班子推进精准脱贫的能力和水平。
全县帮扶干部重点突出送温暖、送政策、送技术、送项目等“四送”内容落实。送温暖,积极帮助贫困户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送政策,结合帮扶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实际,帮助其更新观念,拓宽思路;送技术,对有条件的贫困户组织参与“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订单式技能培训以及协调落实岗位等途径,帮助提供就业门路和劳务输出。对在村务农的,帮助其掌握1到2门实用技术;送项目,帮助他们选准1条增收路子或1个致富项目,早日实现脱贫致富。
到2020年,木兰县将努力实现贫困村、贫困户、农村贫困人口“三个全覆盖”,确保全县现行标准下贫困村全部摘帽、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县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县平均水平的“四个确保”目标。